佛教 断遍知什么意思
Posted 一下吧
篇首语:讨厌自己明明不甘平凡,却又不好好努力。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断遍知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又作断知。谓周遍了知四谛之境,由此而断除见、修二惑。即于果(断)附以因之名,称为断遍知。断遍知以择灭为体,共有九种,称为九遍知;其中,系属于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之见谛所断之烦恼等,其断有六种,三界之修道所断之烦恼等,其断有三种。六遍知为:(一)欲见苦集断结尽遍知,指欲界系(系属于欲界之法)之苦集二谛下之见惑等之断。(二)欲见灭断结尽遍知,指欲界系之灭谛下之见惑等之断。(三)欲见道断结尽遍知,指欲界系之道谛下之见惑等之断。(四)上二界见苦集断结尽遍知,指色界、无色界之苦集二谛下之见惑等之断。(五)上二界见灭断结尽遍知,指色界、无色界之灭谛下之见惑等之断。(六)上二界见道断结尽遍知,指色界,无色界之道谛下之见惑等之断。三遍知为:(一)五顺下分结尽遍知,指欲界系之修道所断之烦恼等之断。(二)色爱结尽遍知,指色界系(系属于色界之法)之修道所断之烦恼等之断。(三)一切结尽遍知,指无色界系(系属于无色界之法)之修道所断之烦恼等之断。〔俱舍论卷二十一、品类足论卷六〕(参阅「九遍知」152、「遍知」5616) p6565相关参考
一切取断遍知论显扬五卷一页云:一切取断遍知论者:谓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断遍知论。
梵语parijñā。又作徧知。完全尽知之谓。原意系指周遍了知四谛道理之无漏智;吾人如能透彻了解周围之一切现象,则可得无漏智。后称如是周遍了知之智为「智遍知」,另又别立一「断遍知」,谓断遍知系以智遍知为
梵语parijñā。又作徧知。完全尽知之谓。原意系指周遍了知四谛道理之无漏智;吾人如能透彻了解周围之一切现象,则可得无漏智。后称如是周遍了知之智为「智遍知」,另又别立一「断遍知」,谓断遍知系以智遍知为
遍知有二俱舍论二十一卷十四页云:即诸离系、彼彼位中,得遍知名。遍知有二。一、智遍知。二、断遍知。智遍知者:谓无漏智。断遍知者:谓即诸断。此于果上立因名故。
所遍知法大毗婆沙论三十四卷六页云:此中所遍知法谓五取蕴者:问:依何遍知,而作是说?为智遍知?为断遍知?设尔;何失。若依智遍知说;则应说一切法为所遍知。何故但说五取蕴是?若依断遍知说;亦不应理。以五取蕴
所遍知法大毗婆沙论三十四卷六页云:此中所遍知法谓五取蕴者:问:依何遍知,而作是说?为智遍知?为断遍知?设尔;何失。若依智遍知说;则应说一切法为所遍知。何故但说五取蕴是?若依断遍知说;亦不应理。以五取蕴
内法大师与外道师不同品类瑜伽九十七卷三页云:云何内法大师与外道师不同品类?谓外道师、于一切取,虽同宣说断遍知论;而于诸取,不能施设正断遍知。由彼本契出家舍欲,故于欲取、立断遍知;非于自见,自戒,我语。
内法大师与外道师不同品类瑜伽九十七卷三页云:云何内法大师与外道师不同品类?谓外道师、于一切取,虽同宣说断遍知论;而于诸取,不能施设正断遍知。由彼本契出家舍欲,故于欲取、立断遍知;非于自见,自戒,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