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Posted 黄帝

篇首语: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章要点】

一、具体叙述了在一年四季中适应气候变化的摄生法则。而适应气候变化,是养生方法中的重要关键。 二、指出了违反四时气候的变化规律,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因素,从而进一步指出预防思想的重要性。

【原文】

春三月,此谓发陈①。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②。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③,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④不止,故不下也。 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 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 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 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槀不荣。 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⑤。 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 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 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⑥,不亦晚乎?

【注释】

①发陈:即推陈出新的意思。 ②蕃秀:蕃,即繁茂、茂盛;秀,即秀丽;蕃秀,即繁茂秀丽的意思。 ③飧泄:是消化不良而导致泻泄的一种疾病。 ④藏德:即隐藏,使不外露。德,这里指自然界中促进生物化作用的力量。 ⑤未央绝灭:即生命到寿命的一半就死了。 ⑥锥:泛指兵器。

【译文】

春季的三个月,谓之发陈,是推陈出新,生命萌发的时令。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气,万物显得欣欣向荣。此时,人们应该入夜即睡眠,早些起身,披散开头发,解开衣带,使形体舒缓,放宽步子,在庭院中漫步,使精神愉快,胸怀开畅,保持万物的生机。不要滥行杀伐,多施与,少敛夺,多奖励,少惩罚,这是适应春季的时令,保养生发之气的方法。如果违逆了春生之气,便会损伤肝脏,使提供给夏长之气的条件不足,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

夏季的三个月,谓之蕃秀,是自然界万物繁茂秀美的时令。此时,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之气相交,植物开花结实,长势旺盛,人们应该在夜晚睡眠,早早起身,不要厌恶长日,情志应保持愉快,切勿发怒,要使精神之英华适应夏气以成其秀美,使气机宣畅,通泄自如,精神外向,对外界事物有浓厚的兴趣。这是适应夏季的气候,保护长养之气的方法。

如果违逆了夏长之气,就会损伤心脏,使提供给秋收之气的条件不足,到秋天容易发生疟疾,冬天再次发生疾病。

秋季的三个月,谓之容平,自然景象因万物成熟而平定收敛。此时,天高风急,地气清肃,人应早睡早起,和鸡的活动时间相仿,以保持神志的安宁,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不使神思外驰,以保持肺气的清肃功能,这就是适应秋令的特点而保养人体收敛之气的方法。

若违逆了秋收之气,就会伤及肺脏,使提供给冬藏之气的条件不足,冬天就要发生飧泄病。 冬天的三个月,谓之闭藏,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当此时节,水寒成冰,大地开裂,人应该早睡晚起,待到日光照耀时起床才好,不要轻易地扰动阳气,妄事操劳,要使神志深藏于内,安静自若,好像有个人的隐秘,严守而不外泄,又像得到了渴望得到的东西,把它密藏起来一样;要躲避寒冷,求取温暖,不要使皮肤开泄而令阳气不断地损失,这是适应冬季的气候而保养人体闭藏机能的方法。

违逆了冬令的闭藏之气,就要损伤肾脏,使提供给春生之气的条件不足,春天就会发生痿厥之疾。

天气,是清净光明的,蕴藏其德,运行不止,由于天不暴露自己的光明德泽,所以永远保持它内蕴的力量而不会下泄。

如果天气阴霾晦暗,就会出现日月昏暗,阴霾邪气侵害山川,阳气闭塞不通,大地昏蒙不明,云雾弥漫,日色无光,相应的雨露不能下降。天地之气不交,万物的生命就不能绵延。

生命不能绵延,自然界高大的树木也会死亡。恶劣的气候发作,风雨无时,雨露当降而不降,草木不得滋润,生机郁塞,茂盛的禾苗也会枯竭不荣。贼风频频而至,暴雨不时而作,天地四时的变化失去了秩序,违背了正常的规律,致使万物的生命未及一半就夭折了。只有圣人能适应自然变化,注重养生之道,所以身无大病,因不背离自然万物的发展规律,而生机不会竭绝。

违逆了春生之气,少阳就不生发,以致肝气内郁而发生病变;违逆了夏长之气,太阳就不能盛长,以致心气内虚。

违逆了秋收之气,太阴就不能收敛,以致肺热叶焦而胀满;违逆了冬藏之气,少阴就不能潜藏,以致肾气不蓄,出现泻泄等疾病。

四时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命的根本,所以圣人在春夏季节保养阳气以适应生长的需要,在秋冬季节保养阴气以适应收藏的需要,顺从了生命发展的根本规律,就能与万物一样,在生、长、收、藏的生命过程中运动发展。

如果违逆了这个规律,就会戕伐生命力,破坏真元之气。因此,阴阳四时是万物的终结,是盛衰存亡的根本,违逆了它,就会产生灾害,顺从了它,就不会发生重病,这样便可谓懂得了养生之道。

对于养生之道,圣人能够加以实行,愚人则时常有所违背。

顺从阴阳的消长,就能生存,违逆了就会死亡。顺从了它,就会正常,违逆了它,就会乖乱。相反,如背道而行,就会使机体与自然环境相格拒。所以圣人不是等到病已经发生再去治疗,而是治疗在疾病发生之前,如同不等到乱事已经发生再去治理,而是治理在它发生之前。如果疾病已发生,然后再去治疗,乱子已经形成,然后再去治理,那就如同临渴而掘井,战乱发生了再去制造兵器,那不是太晚了吗?

诗经情话
微信号:shijingqinghua
·世界和我都爱你·


合作邮箱yiduolian@foxmail发掘国学真善美,传播健康正能量


相关参考

道教 黄帝内经素问遗篇简介

道藏综合索引书  名:黄帝内经素问遗篇编  著:卷  数:五卷正统道藏:太玄部慎─荣字号涵芬楼本第649-660册新文丰本第35册三家本第21册道藏提要:编号1009中华道藏:四辅真经太清摄养经第20

道教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简介

道藏综合索引书  名: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编  著:王冰编注林亿等校正卷  数:五十卷正统道藏:太玄部慎─荣字号涵芬楼本第649-660册新文丰本第35册三家本第21册道藏提要:编号1009中华道藏:

文史百科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本章要点】一、说明养生的积极意义。不仅可以预防疾病,而且是延年益寿的有效措施。二、具体指出养生的方法:精神上的修养;饮食起居的调节;环境气候的适应;体格的锻炼。三、人生的生、长、衰、老过程

道教 黄帝素问灵书集注简介

道藏综合索引书  名:黄帝素问灵枢集注编  著:史崧卷  数:二十三卷正统道藏:太玄部业─所字号涵芬楼本第661-663册新文丰本第35册三家本第21册道藏提要:编号1011中华道藏:四辅真经太清摄养

文史百科 生物学发展历史

生物学大事年表公元前5~前3世纪中国古医书《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成书于公元前475~前221年间,对人体内脏的部位、大小、长短及功能已有一定认识,并指出人体的生理功能与生活条件

文章大全 医学者人生名言

1.别阴阳于疑似之间,辨标本于隐微之际;有无之殊者,求其有无之所以殊;虚实之异者,责其虚实之所以异。——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审查病机无失气宜论》2.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

道教 素问六气玄珠密语简介

道藏综合索引书  名:素问六气玄珠密语编  著:王冰卷  数:十七卷正统道藏:太玄部基字号涵芬楼本第664册新文丰本第36册三家本第21册道藏提要:编号1014中华道藏:四辅真经太清摄养经第20册&n

传统文化 《平园相学》之精神篇

《平园相学》之精神篇《素问·寿夭刚强篇》云:“黄帝问于伯高曰:‘余闻形有缓急,气有盛衰,骨有大小,肉有坚脆,皮有厚薄,其以立寿夭,奈何?”伯高曰:‘形与气相任则寿,不相任则天。皮与肉相裹则寿,不相裹则

传统文化 《平园相学》之精神篇

《平园相学》之精神篇《素问·寿夭刚强篇》云:“黄帝问于伯高曰:‘余闻形有缓急,气有盛衰,骨有大小,肉有坚脆,皮有厚薄,其以立寿夭,奈何?”伯高曰:‘形与气相任则寿,不相任则天。皮与肉相裹则寿,不相裹则

佛教 五部大论什么意思

意思为:无著菩萨承弥勒菩萨之旨,著五部之大论,即瑜伽师地论、分别瑜伽论、大乘庄严经论、辨中边论颂、金刚般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