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知义什么意思

Posted 男子

篇首语: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知义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义

瑜伽七十七卷七页云:善男子!彼诸菩萨,由十种相,了知于义。一者、知尽所有性,二者、知如所有性,三者、知能取义,四者、知所取义,五者、知建立义,六者、知受用义,七者、知颠倒义,八者、知无倒义,九者、知杂染义,十者、知清净义。善男子!尽所有性者:谓诸杂染清净法中,所有一切品别边际。是名此中尽所有性。如五数蕴,六数内处。六数外处。如是一切。如所有性者:谓即一切染净法中,所有真如。是名此中如所有性。此复七种。一者、流转真如。谓一切行,无先后性。二者、相真如。谓一切法,补特伽罗无我性,及法无我性。三者、了别真如。谓一切行,唯是识性。四者、安立真如。谓我所说诸苦圣谛。五者、邪行真如。谓我所说诸集圣谛。六者、清净真如。谓我所说诸灭圣谛。七者、正行真如。谓我所说诸道圣谛。当知此中,由流转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故;一切有情,平等平等。由相真如,了别真如故;一切诸法,平等平等。由清净真如故;一切声闻菩提,独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平等平等。由正行真如故;听闻正法缘总境界胜奢摩他毗钵舍那所摄受慧,平等平等。能取义者:谓内五色处,若心意识,及诸心法。所取义者:谓外六处。又能取义,亦所取义。建立义者:谓器世界,于中可得建立一切诸有情界。谓一村田,若百村田,若千村田,若百千村田;或一大地,至海边际,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赡部洲,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四大洲,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小千世界,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中千世界,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三千大千世界,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此拘胝,此百拘胝,此千拘胝,此百千拘胝;或此无数,此百无数,此千无数,此百千无数;或三千大千世界无数百千微尘量等,于十方面无量无数诸器世界。受用义者:谓我所说诸有情类,为受用故,摄受资具。颠倒义者:谓即于彼能取等义,无常,计常,想倒,心倒,见倒。苦,计为乐,不净,计净,无我,计我,想倒,心倒,见倒。无倒义者:与上无违,能对治彼,应知其相。杂染义者:谓三界中三种杂染。一者、烦恼杂染,二者、业杂染,三者、生杂染。清净义者:谓即如是三种杂染所有离系菩提分法。善男子!如是十种,当知普摄一切诸义。复次善男子!彼诸菩萨,由能了知五种义故;名为知义。何等为五?一者、遍知事,二者、遍知义,三者、遍知因,四者、得遍知果,五者、于此觉了。善男子!遍知事者:当知即是一切所知。谓或诸蕴,或诸内处,或诸外处。如是一切。遍知义者:乃至所有品类差别,所应知境。或世俗故,或胜义故,或功德故,或过失故,缘故,世故,或生,或住,或坏相故,或如病等故,或苦集等故,或真如,实际,法界等故,或广略故,或一向记故,或分别记故,或反问记故,或置记故,或隐密故,或显了故。如是等类,当知一切名遍知义。言遍知因者:当知即是能取前二菩提分法。谓诸念住,或正断等。得遍知果者:谓贪恚痴断毗奈耶,及贪恚痴一切永断诸沙门果;及我所说声闻如来若共不共世出世间所有功德;于彼作证。于此觉了者:谓即于此作证法中诸解脱智,广为他说,宣扬开示。善男子!如是五义,当知普摄一切诸义。复次善男子!彼诸菩萨,由能了知四种义故;名为知义。何等四义?一者、心执受义,二者、领纳义,三者、了别义,四者、杂染清净义。善男子!如是四义,当知普摄一切诸义。复次善男子!彼诸菩萨,由能了知三种义故;名为知义。何等三义?一者、文义,二者、义义,三者、界义。善男子!言文义者:谓名身等。义义者:当知复有十种。一者、真实相,二者、遍知相,三者、永断相,四者、作证相,五者、修习相,六者、即彼真实相等品差别相,七者、所依能依相属相,八者、即遍知等障碍法相,九者,即彼随顺法相,十者、不遍知等及遍知等过患功德相。言界义者:谓五种界。一者、器世界,二者、有情界,三者、法界,四者、所调伏界,五者、调伏加行界。善男子!如是三义,当知普摄一切诸义。世尊!若闻所成慧,了知其义,若思所成慧,了知其义,若奢摩他毗钵舍那修所成慧,了知其义,此何差别?善男子!闻所成慧,依止于文,但如其说,未善意趣,未现在前,随顺解脱,未能领受成解脱义。思所成慧,亦依于文,不唯如说,亦善意趣,未现在前,转顺解脱,未能领受成解脱义。若诸菩萨修所成慧,亦依于文,亦不依文,亦如其说,亦不如说,能善意趣,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影像现前,极顺解脱,已能领受成解脱义。善男子!是名三种知义差别。

二解 集异门论十七卷三页云:知义者:谓正了知彼彼语义。谓如是如是语。有如是如是义。是名知义。

相关参考

佛教 佛世尊有十大佛事

大方佛卷第四十七、佛不思法品第三十三之二中有文:>  “佛世尊有十大佛事,量,不可思,一切世天及人皆不能知,去、、在所有一切、亦不能知,唯除如威神之力。何等十?所:>  (1)「一切佛於空遍法界一切世

佛教 佛世尊有十大佛事

大方佛卷第四十七、佛不思法品第三十三之二中有文:>  “佛世尊有十大佛事,量,不可思,一切世天及人皆不能知,去、、在所有一切、亦不能知,唯除如威神之力。何等十?所:>  (1)「一切佛於空遍法界一切世

佛教 思是业非业道什么意思

思是业非业道大毗婆沙论一百十三卷二十一页云:问:何故不说思为业道?答:思、即是业。思所行故,名为业道。当知业道,非即是思。是故不说。如王所行,说名王路。而王路非王。此亦如是。思所行故,说名业道;而业道

佛教 思是业非业道什么意思

思是业非业道大毗婆沙论一百十三卷二十一页云:问:何故不说思为业道?答:思、即是业。思所行故,名为业道。当知业道,非即是思。是故不说。如王所行,说名王路。而王路非王。此亦如是。思所行故,说名业道;而业道

文史百科 无为县历史文化名人知多少

无为县历史悠久,无为县名“始于城口置无为军,思天下安于无事,取无为而治之意以名之”。夏朝末年,成汤将桀流放到古巢国,也就是今天的无为境内。东周时(周顷王四年起),楚国和吴国多次在此交战。起初楚国在争夺

文章大全 描写亲情的诗

1、思佳客·迷蝶无踪晓梦沉作者:吴文英迷蝶无踪晓梦沉。寒香深闭小庭心。欲知湖上春多少,但看楼前柳浅深。愁自遣,酒孤斟。一帘芳景燕同吟。杏花宜带斜阳看,几阵东风晚又阴。2、章台夜思作者:韦庄清瑟怨遥夜,

佛教 称念什么意思

口中称诵佛之名号,心中亦同时念佛,即称名念佛之意。若仅于内心观想佛理及佛之相好,则称为观念。护国尊者所问大乘经卷四(大一二‧一二中):「旋遶世尊,志心称念:『南无成义意如来应正等觉所说妙法,及苾刍众,

佛教 称念什么意思

口中称诵佛之名号,心中亦同时念佛,即称名念佛之意。若仅于内心观想佛理及佛之相好,则称为观念。护国尊者所问大乘经卷四(大一二‧一二中):「旋遶世尊,志心称念:『南无成义意如来应正等觉所说妙法,及苾刍众,

佛教 轻重业什么意思

轻重业俱舍论十八卷十四页云:欲知诸业轻重相者,应知轻重,略由六因。其六者何?颂曰:后起、田、根本、加行、思、意乐,由此下上故;业成下上品。论曰:后起者:谓作已随作。田者:谓于后作损作益。根本者:谓根本

佛教 贼住什么意思

 (术语)谓未受具足戒者,住于受具足戒之比丘众中,共僧事也。寄归传一曰:「不思咽咽当有流浆之苦,谁知步步现招贼住之殃。」行事钞上三曰:「四分云:为比丘与外道相滥,佛令问何时何月何和尚阇梨等,即知佛法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