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发心二种什么意思
Posted 菩提
篇首语: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这样我们会生不如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发心二种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发心二种
显扬二卷十九页云:此受发心、复有二种。一、世俗发心。二、证法性发心。世俗发心者:谓如有一、随智者前,恭敬而住,起增上意,发誓愿言:长老忆念。或言圣者忆念。或言邬波拖耶。我、如是名,从今日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欲饶益诸有情故;从今已往,凡我所修布施持戒忍辱正勤静虑及慧、一切皆为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我今与诸菩萨摩诃萨、和合出家。愿尊证知我是菩萨。第二、第三、亦复如是。证法性发心者:谓如有一、已过第一劫阿僧企耶,已证菩萨初极喜地,已入菩萨定无生位,已如实知无上菩提、及菩提方便,已悟自身将近等近大菩提果。证解自他悉平等故;得大我意。已至不住流转寂灭菩萨道故;得广大意。由如是故,于大菩提,愿不退转。是谓证法性发心。相关参考
二种菩萨最初发心瑜伽三十五卷十页云:又诸菩萨最初发心,略有二种。一者、永出,二、不永出。言永出者,谓发心已;毕竟随转,无复退还。不永出者,谓发心已;不极随转,而复退还。此发心退,复有二种。一者、究竟,
二种发心退瑜伽三十五卷十页云:此发心退,复有二种。一者、究竟,二、不究竟。究竟退者:谓一退已;不能复发求菩提心。不究竟者:谓退已后,数数更发求菩提心。
(书名)一卷。宋知礼撰。其法孙继忠集成之。
(书名)一卷。宋知礼撰。其法孙继忠集成之。
(书名)一卷。宋知礼撰。其法孙继忠集成之。
(书名)一卷。宋知礼撰。其法孙继忠集成之。
[第34部第20二卷]第0034部~心二卷隋天竺三藏那崛多>心卷上 ,婆伽婆於一,游波奈城仙住鹿野苑中,大比丘足千人,有五百菩。於其中,多有根未成熟者,有少善根者,有障者。,彼菩中,有菩,多世事,於
[第34部第20二卷]第0034部~心二卷隋天竺三藏那崛多>心卷上 ,婆伽婆於一,游波奈城仙住鹿野苑中,大比丘足千人,有五百菩。於其中,多有根未成熟者,有少善根者,有障者。,彼菩中,有菩,多世事,於
指成就大力菩萨、新发意菩萨。据大智度论卷九十二载,(一)成就大力菩萨,此菩萨为济度众生,随所应度,随处受用,不避生边地及邪见之家。(二)新发意菩萨,此菩萨初发心,若生于边地及邪见家,既不能度人,且自败
指成就大力菩萨、新发意菩萨。据大智度论卷九十二载,(一)成就大力菩萨,此菩萨为济度众生,随所应度,随处受用,不避生边地及邪见之家。(二)新发意菩萨,此菩萨初发心,若生于边地及邪见家,既不能度人,且自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