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无为不立蕴什么意思
Posted 佛教
篇首语:生也有涯,知也无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无为不立蕴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无为不立蕴
大毗婆沙论七十四卷十六页云:问:无为何故不立蕴耶?答:无蕴相故,不立为蕴。谓蕴是聚积相。无为无此相故,不立为蕴。复次无为是蕴究竟灭处,故不立蕴。如瓶衣等究竟灭处,非瓶衣等。复次诸有为法,生灭相应,有因有缘。得有为相,可立为蕴。诸无为法,生灭不相应,无因无缘。不得有为相,故不立蕴。复次诸有为法,属因属缘。因缘和合,可立为蕴。诸无为法,与此相违,故不立蕴。复次诸有为法,为生所起,为老所衰,为无常所灭;可立为蕴。诸无为法,与此相违,故不立蕴。复次诸有为法,流行于世,取果与果,有诸作用,能了所缘;可立为蕴。诸无为法,与此相违,故不立蕴。复次诸有为法,堕在三世,与苦相应,有前后际,有下中上;可立为蕴。诸无为法,与此相违,故不立蕴。复次诸无为法,无五蕴相,不可立在此五蕴中;亦不可立为第六蕴。无聚积等诸蕴相故。复次蕴,是作相。诸无为法,无有作相,故不立蕴。复次蕴从他生。诸无为法,不从他生,故不立蕴。由如是等种种因缘,无为非蕴。相关参考
无为县历史悠久,无为县名“始于城口置无为军,思天下安于无事,取无为而治之意以名之”。夏朝末年,成汤将桀流放到古巢国,也就是今天的无为境内。东周时(周顷王四年起),楚国和吴国多次在此交战。起初楚国在争夺
命根不立为食瑜伽五十七卷二十四页云:问:何故命根能任持身,而不立食?答:若离于食;彼终不能长养身故。
命根不立为食瑜伽五十七卷二十四页云:问:何故命根能任持身,而不立食?答:若离于食;彼终不能长养身故。
无漏识不立识界如识界中说。
无漏识不立识界如识界中说。
无漏不立食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十九卷十四页云:问:何故无漏不立食耶?答:诸无漏法,无食相故。又法现前,增益诸有,摄受诸有,住持诸有;可说为食。无漏诸法,损减违害破坏诸有;故不说食。又法现前,连续诸有,连续
无漏不立食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十九卷十四页云:问:何故无漏不立食耶?答:诸无漏法,无食相故。又法现前,增益诸有,摄受诸有,住持诸有;可说为食。无漏诸法,损减违害破坏诸有;故不说食。又法现前,连续诸有,连续
无漏法不立识住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七卷四页云:问:何故无漏法不立识住?答:诸无漏法、无识住相故。复次若法,能增益有,能摄受有,能住持有,立为识住。诸无漏法,能损减有,能违害有,能破坏有,故非识住。复次若
无漏法不立识住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七卷四页云:问:何故无漏法不立识住?答:诸无漏法、无识住相故。复次若法,能增益有,能摄受有,能住持有,立为识住。诸无漏法,能损减有,能违害有,能破坏有,故非识住。复次若
(术语)禅家之悟道者不涉文字言句,单以心传心之玄旨,谓之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五灯会元世尊章曰:「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众,此时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有金色头陀破颜微笑。世尊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