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乐喜差别什么意思
Posted 差别
篇首语: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乐喜差别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乐喜差别
成唯识论五卷十五页云:诸适悦受,五识相应,恒名为乐。意识相应,若在欲界初二静虑近分;名喜。但悦心故。若在初二静虑根本;名乐、名喜。悦身心故。若在第三静虑近分根本;名乐。安静尤重,无分别故。相关参考
顺乐受触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九卷四页云:云何顺乐受触?答:乐受相应触。即乐喜根相应触。
六识三受容俱成唯识论五卷十七页云:有义、六识三受容俱。顺违中境,容俱受故。意不定与五受同故。于偏注境,起一受故。无偏注者,便起舍故。由斯六识,三受容俱。得自在位,唯乐喜舍。诸佛已断忧苦事故。
六识三受容俱成唯识论五卷十七页云:有义、六识三受容俱。顺违中境,容俱受故。意不定与五受同故。于偏注境,起一受故。无偏注者,便起舍故。由斯六识,三受容俱。得自在位,唯乐喜舍。诸佛已断忧苦事故。
十烦恼与五受根相应瑜伽五十八卷六页云:又于欲界,四见、及慢、喜、舍相应。贪、乐喜舍相应。恚、苦忧舍相应。邪见、喜忧舍相应。疑、忧舍相应。无明、一切五根相应。此据多分相应道理。其余深细,后当广说。于上诸
十烦恼与五受根相应瑜伽五十八卷六页云:又于欲界,四见、及慢、喜、舍相应。贪、乐喜舍相应。恚、苦忧舍相应。邪见、喜忧舍相应。疑、忧舍相应。无明、一切五根相应。此据多分相应道理。其余深细,后当广说。于上诸
二十二根何等根分瑜伽五十七卷七页云:问男女二根,何等根分?答:是身根分。问:最后三根,何等根分?答:是九根分。所谓意根,信等五根,乐喜舍根。问:命根,何等根分?答:此无所属。依先业所引,时量决定,而建
生差别瑜伽九卷十页云:生差别者:当知复有五种。一、界差别。二、趣差别。三、处所差别。四、胜生差别。五、自身世间差别。界差别者:谓欲界,及色无色界,生差别。趣差别者:谓于五趣四生差别。处所差别者:谓欲界
生差别瑜伽九卷十页云:生差别者:当知复有五种。一、界差别。二、趣差别。三、处所差别。四、胜生差别。五、自身世间差别。界差别者:谓欲界,及色无色界,生差别。趣差别者:谓于五趣四生差别。处所差别者:谓欲界
四种因差别令果差别瑜伽八十六卷十五页云:复由四种因差别故;令果差别。谓若于此差别,若由此差别,若即此差别,若如此差别。于此差别者:谓于善趣恶趣所有差别。由此差别者:谓由贪瞋痴所染污心,令彼差别。即此差
四种因差别令果差别瑜伽八十六卷十五页云:复由四种因差别故;令果差别。谓若于此差别,若由此差别,若即此差别,若如此差别。于此差别者:谓于善趣恶趣所有差别。由此差别者:谓由贪瞋痴所染污心,令彼差别。即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