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散乱什么意思
Posted 佛教
篇首语: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散乱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散乱
集论一卷九页云:何等散乱?谓贪瞋痴分,心流散为体。此复六种。谓自性散乱,外散乱,内散乱,相散乱,麤重散乱,作意散乱。云何自性散乱?谓五识身。云何外散乱?谓正修善时,于五妙欲,其心驰散。云何内散乱?谓正修善时,沈掉、味着。云何相散乱?谓为他归信,矫示修善。云何麤重散乱?谓依我我所执及我慢品麤重力故;修善法时,于已生起所有诸受,起我我所及与我慢;执受、间杂、取相。云何作意散乱?谓依余乘余定,若依若入,所有流散。能障离欲为业。二解 成唯识论六卷十九页云:云何散乱?于诸所缘,令心流荡为性。能障正定,恶慧所依,为业。谓散乱者、发恶慧故。有义、散乱、痴一切摄。瑜伽说此、是痴分故。有义、散乱、贪瞋痴摄。集论等说是三分故。说痴分者;遍染心故。谓贪瞋痴、令心流荡,胜余法故;说为散乱。有义、散乱、别有自体。说三分者;是彼等流。如无惭等,非即彼摄。随他相说,名世俗有。散乱别相、谓即躁扰。令俱生法、皆流荡故。若离彼三无别自体;不应别说障三摩地。掉举、散乱、二用何别?彼令易解;此令易缘。虽一刹那、解缘无易;而于相续,有易义故。染污心时,由掉乱力,常应念念易解易缘。或由念等力所制伏,如系猿猴,有暂时住。故掉与乱、俱遍染心。
三解 五蕴论五页云:云何散乱?谓贪瞋痴分,心流荡为性。
四解 广五蕴论十二页云:云何散乱?谓贪瞋痴分;令心心法、流散为性。能障离欲为业。
相关参考
六种散乱如散乱中说。二解 辩中边论下卷六页云:六散乱者:一、自性散乱。二、外散乱。三、内散乱。四、相散乱。五、麤重散乱。六、作意散乱。此六种相,云何应知?颂曰:出定、于境流,味沈掉、矫示,我执、心下劣
六种散乱如散乱中说。二解 辩中边论下卷六页云:六散乱者:一、自性散乱。二、外散乱。三、内散乱。四、相散乱。五、麤重散乱。六、作意散乱。此六种相,云何应知?颂曰:出定、于境流,味沈掉、矫示,我执、心下劣
意思为:众生的心有五种的散乱,即一、自然散乱,谓众生的五识不守自性,随逐外境,念念变迁;二、外散乱,是意根驰动,随逐外尘,起种种的分别;三、内散乱,是心生高下,念念迁流而不定;四、麤重散乱,是计我我所
自性散乱杂集论一卷十八页云:自性散乱者:谓五识身。由彼自性,于内静定,无功能故。
外心散乱显扬十八卷二页云:二、外心散乱。谓于外妙五欲及愦相、寻思、随烦恼、外境界中,纵心流散。
外心散乱显扬十八卷二页云:二、外心散乱。谓于外妙五欲及愦相、寻思、随烦恼、外境界中,纵心流散。
心散乱有六种显扬十八卷二页云:心散乱有六种者:一、作意心散乱。谓诸菩萨、弃舍大乘相应作意,退习声闻独觉相应下劣作意。二、外心散乱。谓于外妙五欲、及愦相、寻思、随烦恼、外境界中,纵心流散。三、内心散乱
心散乱有六种显扬十八卷二页云:心散乱有六种者:一、作意心散乱。谓诸菩萨、弃舍大乘相应作意,退习声闻独觉相应下劣作意。二、外心散乱。谓于外妙五欲、及愦相、寻思、随烦恼、外境界中,纵心流散。三、内心散乱
内散乱杂集论一卷十八页云:内散乱者:正修善时,沈掉味着。谓修定者,发起沈掉及味着故;退失静定。
内散乱杂集论一卷十八页云:内散乱者:正修善时,沈掉味着。谓修定者,发起沈掉及味着故;退失静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