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所犯成重什么意思
Posted 差别
篇首语: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所犯成重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所犯成重
瑜伽六十八卷十四页云:由六种差别,所犯成重。一、制立差别。谓于学处而制立故。二、事差别。谓虽同是波逸底迦;然杀生等所有性罪,于余遮罪,有差别故。三、穿穴差别。谓如有一,数数犯故。四、烦恼差别。谓如有一,用其猛利贪瞋痴缠而毁犯故。五、智差别。谓如有一,善品微少,智慧狭劣。虽等建立、等事、等穿、等烦恼起;然其所犯,成极重障。非此相违,有所犯者。如小水流,少草能偃;于彼细草,不能漂没。如大水流,聚积草木,亦不能偃。此中道理,当知亦尔。六、时差别。谓如有一,于其所犯,不能速疾如法悔除。长时习已;然后对治。相关参考
三种因缘令业成重如重业及轻业中说。
三种因缘令业成重如重业及轻业中说。
重业及轻业瑜伽九十卷一页云:当知此中、由三因缘,令业成重。一、由意乐故,二、由加行故,三、由田故。由意乐者:谓由猛利缠等所作。于同法者,见已欢喜。于彼随法,多随寻思,多随伺察。如是名为由意乐故令业成重
五相遍知所犯瑜伽一百卷一页云:云何罪遍知?谓依毘柰耶勤学苾刍,由五种相,遍知所犯。一者、遍知犯罪因缘。二者、遍知犯罪等起。三者、遍知所犯罪事。四者、遍知犯罪加行。五者、遍知犯罪究竟。遍知犯罪因缘者:谓
五相遍知所犯瑜伽一百卷一页云:云何罪遍知?谓依毘柰耶勤学苾刍,由五种相,遍知所犯。一者、遍知犯罪因缘。二者、遍知犯罪等起。三者、遍知所犯罪事。四者、遍知犯罪加行。五者、遍知犯罪究竟。遍知犯罪因缘者:谓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始终所犯分齐。初戒据始,侵境即重,不待情乐。杀戒据终,要唯命断。盗妄两戒,据中成犯;财虽离地,犹未得用;妄虽言了,未得名利。如是准知。」行宗记释云:「始终中,初戒且据造他;若约怨
各方意见冲突不一致时,以言论定其胜负之议论,称为诤。于四分律卷四十七列有比丘等所起诤论之四诤说,即:(一)言诤,指有关教理之诤。(二)觅诤,指觅求比丘等所犯罪过之诤。(三)犯诤,指比丘等所犯之罪过未显
各方意见冲突不一致时,以言论定其胜负之议论,称为诤。于四分律卷四十七列有比丘等所起诤论之四诤说,即:(一)言诤,指有关教理之诤。(二)觅诤,指觅求比丘等所犯罪过之诤。(三)犯诤,指比丘等所犯之罪过未显
放逸懈怠所摄瑜伽二十二卷八页云:云何放逸懈怠所摄?谓如有一,由过去世毁犯所犯;于此毁犯,由失念故;一类不能如法还净。如由过去,由未来世,由现在世,当知亦尔。谓毁犯所犯;于此毁犯,由失念故;一类不能如法
放逸懈怠所摄瑜伽二十二卷八页云:云何放逸懈怠所摄?谓如有一,由过去世毁犯所犯;于此毁犯,由失念故;一类不能如法还净。如由过去,由未来世,由现在世,当知亦尔。谓毁犯所犯;于此毁犯,由失念故;一类不能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