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意于已转依位与二十一心所相应什么意思

Posted 一下吧

篇首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意于已转依位与二十一心所相应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意于已转依位与二十一心所相应

成唯识论五卷一页云:已转依位、唯二十一心所俱起。谓遍行别境各五,善十一。如第八识已转依位。唯舍受俱。任运转故。恒于所缘平等转故。

相关参考

佛教 意于未转依位与十八心所相应什么意思

意于未转依位与十八心所相应成唯识论五卷二十二页云:然此意俱、心所十八。谓前九法、八随烦恼、并别境慧。无余心所。及论三文、准前应释。若作是说:不违理教。

佛教 意于未转依位与十八心所相应什么意思

意于未转依位与十八心所相应成唯识论五卷二十二页云:然此意俱、心所十八。谓前九法、八随烦恼、并别境慧。无余心所。及论三文、准前应释。若作是说:不违理教。

佛教 意以思量为性相什么意思

意以思量为性相成唯识论四卷十八页云:颂言思量为性相者:双显此识自性行相。意以思量为自性故;即复用彼为性相故。由斯兼释所立别名。能审思量、名末那故。未转依位、恒审思量所执我相。已转依位、亦审思量无我相故

佛教 意以思量为性相什么意思

意以思量为性相成唯识论四卷十八页云:颂言思量为性相者:双显此识自性行相。意以思量为自性故;即复用彼为性相故。由斯兼释所立别名。能审思量、名末那故。未转依位、恒审思量所执我相。已转依位、亦审思量无我相故

佛教 第八识总有二位什么意思

第八识总有二位成唯识论三卷十页云:然第八识、总有二位。一、有漏位。无记性摄。唯与触等五法相应。但缘前说执受处境。二、无漏位。唯善性摄。与二十一心所相应。谓遍行别境各五,善十一。与一切心恒相应故。常乐证

佛教 乐身正受什么意思

乐身正受显扬二卷六页云:乐者:谓已转依者,离喜、离勇、安适受受所摄。身者:谓已转依者,若转识,若阿赖耶识、心性无别,总名为身。正受者:谓已转依者,能摄受身,令身怡悦;总集说为乐身正受。此处乐受,深极寂

佛教 乐身正受什么意思

乐身正受显扬二卷六页云:乐者:谓已转依者,离喜、离勇、安适受受所摄。身者:谓已转依者,若转识,若阿赖耶识、心性无别,总名为身。正受者:谓已转依者,能摄受身,令身怡悦;总集说为乐身正受。此处乐受,深极寂

佛教 转依不灭什么意思

转依不灭瑜伽八十卷二十页云:问:若无余依涅槃界中已般涅槃,所有转依,永与六处不相应者;彼既无有六处所依;云何而住?答:非阿罗汉所得转依,六处为因。然彼唯用缘真如境修道为因。是故六处,若有若无,尚无转依

佛教 于已清净见难成办有五种什么意思

于已清净见难成办有五种瑜伽二十卷十八页云:于已清净见难成办,当知亦有五种。一、若舍不为;不能自作故。二、于所余事,非请他为能成办故,三、决定应作故。由于自心,未令清净;必于众苦、不得解脱,成吉祥性。四

佛教 于已清净见难成办有五种什么意思

于已清净见难成办有五种瑜伽二十卷十八页云:于已清净见难成办,当知亦有五种。一、若舍不为;不能自作故。二、于所余事,非请他为能成办故,三、决定应作故。由于自心,未令清净;必于众苦、不得解脱,成吉祥性。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