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想受灭什么意思

Posted 心心

篇首语: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想受灭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想受灭

杂集论二卷十页云:想受灭者:谓已离无所有处欲,止息想作意为先故;诸不恒行心心所、及恒行一分心心所、灭,无为。当知此中有二种应断法。谓诸烦恼、及此所依受。受有二种。谓变异及不变异。如其次第,苦乐非苦乐。当知烦恼断故,建立择灭。二受断故,如其次第,建立不动,及受想灭。烦恼断者、谓除此品粗重,所得转依。受断者、谓除此能治定障,所得转依。是故得第二静虑时,虽证苦灭;而不建立无为。以变异受、未尽断故。

二解 大毗婆沙论一百五十二卷八页云:问:灭尽定中,灭一切心心所法;何故但言想受灭,不说心等?答:譬喻者说:此定有心。唯灭想受。问:今不问彼;但问说无心者、何故尔耶?答:说想受灭,显余亦灭。非余相应法、离想受起故。有说:此中说最胜者。以诸心品、想受最胜。以胜灭故,余亦随灭。有说:此中现门现略现趣入故。谓心聚中、有是根性,有非根性。若说受;当知已说是根性者。若说想;当知已说非根性者。如根性、非根性;有明、无明,有现见、无现见,应观察、不应观察,妙、非妙,尊、非尊,胜、非胜,应知亦尔。有说:想受是诸瑜伽师极所厌患。由受力故;令诸有情、色界劳弊。由想力故;令诸有情、无色劳弊。是故世尊、说想受灭。有说:想受、二界中胜。受于色界中胜。想于无色界中胜。有说:耽乐受故,执倒想故;令诸有情、轮回生死,受诸苦恼。有说:想受各别立蕴、及立识住。有说:想受能起爱见二种烦恼。受力故起爱。想力故起见。一切烦恼、此二为首。有说:想受是二诤根。由受故,耽著诸欲;令在家者、起诸斗诤。由想故,耽著诸见;令出家者、起诸斗诤。如二诤根,二边、二箭、二戏论、二我所、二杂染、应知亦尔。有说:行者憎受想故;入灭尽定。由如是义,故佛唯说灭此二法。

相关参考

佛教 佛教词语想受灭无为什么意思

意思为:生于无色界非想天,入灭尽定,想受俱灭,名想受灭无为

佛教 最胜寂静安住心什么意思

最胜寂静安住心显扬十八卷二页云:最胜寂静安住心,谓于想受灭解脱。

佛教 最胜寂静安住心什么意思

最胜寂静安住心显扬十八卷二页云:最胜寂静安住心,谓于想受灭解脱。

佛教 四无为什么意思

(一)远离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等四缘之作用,而至不生不灭之无为法。可分为四种,即: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真如无为。据大乘五蕴论载,四无为系就法相宗所立之六无为中,将不动无为、想受灭

佛教 四无为什么意思

(一)远离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等四缘之作用,而至不生不灭之无为法。可分为四种,即: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真如无为。据大乘五蕴论载,四无为系就法相宗所立之六无为中,将不动无为、想受灭

佛教 四无为什么意思

(一)远离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等四缘之作用,而至不生不灭之无为法。可分为四种,即: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真如无为。据大乘五蕴论载,四无为系就法相宗所立之六无为中,将不动无为、想受灭

佛教 四无为什么意思

(一)远离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等四缘之作用,而至不生不灭之无为法。可分为四种,即: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真如无为。据大乘五蕴论载,四无为系就法相宗所立之六无为中,将不动无为、想受灭

佛教 八种无为什么意思

八种无为显扬一卷十五页云:无为者:此有八种。谓虚空、非择灭、择灭、不动、想受灭、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无记法真如。虚空者:谓诸心心法所缘外色对治境界性。非择灭者:谓因缘不会,于其中间,诸行不起灭,而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