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引摄义利遍知什么意思

Posted 尊长

篇首语: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引摄义利遍知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引摄义利遍知

瑜伽一百卷三页云:云何引摄义利遍知?谓能遍知、略有三种引摄义利。何等为三?一、引摄自身利养义利。二、引摄他身出罪义利。三、引摄僧伽摈斥犯戒安乐义利。引摄自身利养义利者:谓若诸利养、体是清净;是名真实。若诸利养、体是清净,而堪要用,非无所用,徒多贮畜,凡百资缘;如是名为能引义利。若诸利养、不过于时堪住受用;是名应时。若诸利养、其余苾刍亦现引摄;是名有伴。即此有伴,非引破僧,名离破僧。若所引摄利养义利,具此五支;安住正念,以无染心,应当受用。如是引摄利养义利,名为无罪。引摄他身出罪义利者:谓若所犯罪,彼实现行;是名真实。若复自知我能令彼出不善处,安置善处;如是名为能引义利。若他说法,敬事尊长,恭承病等,正加行时,无容举罪;是名应时。若举彼罪,诸余苾刍、共为助伴;是名有伴。非此因缘能引破僧,如是名为第五清净。若所引摄出罪义利,具此五支;安住正念,无染污心,如慈善友、以柔软言,应引摄他出罪义利。如引摄他出罪义利,引摄僧伽摈斥犯戒安乐义利,当知亦尔。而差别者,若因摈斥,其被摈者,不与能摈,命为障碍。或不因此坏僧居园,亦不因此损坏制多,及不损余同梵行者。如是名为能引义利。与此相违,应知说名引无义利。

相关参考

佛教 引摄他身出罪义利什么意思

引摄他身出罪义利瑜伽一百卷四页云:引摄他身出罪义利者:谓若所犯罪,彼实现行;是名真实。若复自知我能令彼出不善处,安不善处;如是名为能引义利。若他说法、敬事尊长,恭承病等,正加行时,无容举罪;是名应时。

佛教 引摄他身出罪义利什么意思

引摄他身出罪义利瑜伽一百卷四页云:引摄他身出罪义利者:谓若所犯罪,彼实现行;是名真实。若复自知我能令彼出不善处,安不善处;如是名为能引义利。若他说法、敬事尊长,恭承病等,正加行时,无容举罪;是名应时。

佛教 五处应正遍知什么意思

五处应正遍知瑜伽一百卷一页云:复次依毘柰耶勤学苾刍,于其五处,应正遍知。云何为五?一、事遍知。二、罪遍知。三、补特伽罗遍知。四、引摄义利遍知。五、损恼遍知。如彼卷一页至五页广释。

佛教 五处应正遍知什么意思

五处应正遍知瑜伽一百卷一页云:复次依毘柰耶勤学苾刍,于其五处,应正遍知。云何为五?一、事遍知。二、罪遍知。三、补特伽罗遍知。四、引摄义利遍知。五、损恼遍知。如彼卷一页至五页广释。

佛教 善士利行什么意思

善士利行瑜伽四十三卷十五页云:云何菩萨善士利行?当知此行、略有五种。谓诸菩萨、于真实义、劝导有情。于应时宜、劝导有情。于能引摄胜妙义利、劝导有情。于诸有情、柔软劝导。于诸有情、慈心劝导。

佛教 善士利行什么意思

善士利行瑜伽四十三卷十五页云:云何菩萨善士利行?当知此行、略有五种。谓诸菩萨、于真实义、劝导有情。于应时宜、劝导有情。于能引摄胜妙义利、劝导有情。于诸有情、柔软劝导。于诸有情、慈心劝导。

佛教 三种引摄什么意思

三种引摄瑜伽五卷十六页云:复有三种引摄。一、引摄资生具。二、引摄有喜乐。三、引摄离喜乐。

佛教 三种引摄什么意思

三种引摄瑜伽五卷十六页云:复有三种引摄。一、引摄资生具。二、引摄有喜乐。三、引摄离喜乐。

佛教 引摄不善什么意思

引摄不善集论二卷十页云:何等引摄不善?谓行身语意诸恶行已;于恶趣善趣,引摄不爱果异熟,或引或满。

佛教 引摄不善什么意思

引摄不善集论二卷十页云:何等引摄不善?谓行身语意诸恶行已;于恶趣善趣,引摄不爱果异熟,或引或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