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实有及假有相什么意思

Posted 实物

篇首语:愿你纵踩淤泥,也要心向光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实有及假有相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实有及假有相

瑜伽六十五卷二页云:云何应知略说实有及假有相?谓若诸法、不待所余、不依所余、施设自相;应知略说是实有相。若有诸法、待于所余、依于所余、施设自相;应知略说是假有相。非实物有。谓以色等诸蕴想事,为待为依,施设有我及有情等;乃至广说。此中色等诸蕴想事,是实物有。我及有情命者生者数取趣等,非实物有;唯是假有。如于色等诸蕴想事,假立我等;如是即于色等想事,假立色等。又于色香味触想事,假立饮食车乘瓶衣诸庄严具舍军林等。又于有为诸法想事。假立生、老、住、无常、种子、有表、无表、得、命根、众同分、名身、句身、文身、异生性、和合、不和合、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时、方、及数。又复唯以诸色不转为待为依,假立虚空、虚空无为。又唯以名中间不转为待为依,假施设有无想等至、灭尽等至等。

相关参考

佛教 假有实有差别什么意思

假有实有差别俱舍论二十九卷九页云:实有,假有,相别云何?别有事物,是实有相。如色声等。但有聚集,是假有相。如乳酪等。

佛教 假有实有差别什么意思

假有实有差别俱舍论二十九卷九页云:实有,假有,相别云何?别有事物,是实有相。如色声等。但有聚集,是假有相。如乳酪等。

佛教 五事假实分别什么意思

五事假实分别瑜伽七十二卷六页云:问:相、当言实有?当言假有?答:实有行中,当言实有;假有行中,当言假有。有相诸行,亦有二种。问:名、当言实有?当言假有?答:当言假有。唯于相中,假施设故。问:分别、当言

佛教 五事假实分别什么意思

五事假实分别瑜伽七十二卷六页云:问:相、当言实有?当言假有?答:实有行中,当言实有;假有行中,当言假有。有相诸行,亦有二种。问:名、当言实有?当言假有?答:当言假有。唯于相中,假施设故。问:分别、当言

佛教 因假有什么意思

因假有瑜伽一百卷十二页云:因假有者:谓未来世可生法行,由未生故;虽非实有,而有其因。当可生故;名因假有。

佛教 因假有什么意思

因假有瑜伽一百卷十二页云:因假有者:谓未来世可生法行,由未生故;虽非实有,而有其因。当可生故;名因假有。

佛教 实有什么意思

指具有恒常不变之实体。即自体为实际存在者,称为实有。佛教以真如法性为实有;反之,无实在之自体,依因缘和合而生之一切诸法,称为假有。(参阅「有无」2444)p5786

佛教 实有什么意思

指具有恒常不变之实体。即自体为实际存在者,称为实有。佛教以真如法性为实有;反之,无实在之自体,依因缘和合而生之一切诸法,称为假有。(参阅「有无」2444)p5786

佛教 假有什么意思

乃「实有」之对称。又作俗有、假名有。谓诸法皆依因缘和合而存在。因缘所生之法,如镜花水月,无其实性,然非虚无之法;即诸法之存在,乃由因缘而生之故,既非定无亦非定有,而系假施设为有者,故称假有。〔成唯识论

佛教 假有什么意思

乃「实有」之对称。又作俗有、假名有。谓诸法皆依因缘和合而存在。因缘所生之法,如镜花水月,无其实性,然非虚无之法;即诸法之存在,乃由因缘而生之故,既非定无亦非定有,而系假施设为有者,故称假有。〔成唯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