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学习《诗经》的妙处,终于懂了~

Posted 孔子

篇首语:少年负壮志,奋烈自有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学习《诗经》的妙处,终于懂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

所以在他教授学生时,《诗》便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他给弟子们说:

“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以事君;多识以鸟兽草木之名。”

因此在孔子看来,学《诗》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

首先,通过学诗懂得如何说话和交流。

在孔子的时代,《诗》是常用社交语言。在政治、外交、战争以及各种祭祀、礼仪场合,《诗》是标准的通用官方语言。

其次,孔子觉得学了《诗》,可以兴、观、群、怨。

即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又能深刻了解社会,理解他人;还可以交到志趣契合的朋友;最后也可以用来委婉的进行劝谏和讽刺不平之事。

因此,对《诗》有深刻的领悟,便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重要才能。

最后,学了《诗》,可以广博知识。如果把《诗经》仅仅看做是诗歌总集,实在是小觑了它的价值。

《诗》作为周代各地民间与官方的综合文字资料,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知识和信息。

孔子评价《诗经》最有名的一句话:“《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思无邪”出自《诗经. 鲁颂.駉》,原句是:“思无邪思,马斯徂。”

意思是“(鲁君有)正确的想法,养出的马儿能跑很远。”

因此,有人说孔子说的“思无邪”是“思想正确”的意思。但就《诗》的内容来看,其中不乏很多“危险”的思想,倒是《诗》中思想情感的真挚,实在动人。

因此,可能孔子的本意是:《诗》真是不虚伪的好作品呀!

《诗经》据说原有作品三千多首,后经孔子删减成三百零伍篇。

这从一定意义上是有些损失的,因为孔子心中理想的《诗》是必须符合士大夫礼仪规范的,他喜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无疑使得一些民间作品因此流失了。

但也因此,《诗》变的更加凝练、雅致,有了穿越时空的魅力。

没有孔子的删减和推广,大概就是现有的《诗》也流传不到今天来。

总体来说,感谢有孔子,让我们得以穿越两千多年时间,依然在今天,能领略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诗经》之美。

相关参考

传统文化 地毯在客厅中的妙处

地毯在客厅中的妙处很多人喜欢在沙发范围内摆放一块华丽缤纷的大地毯,既可增添美感,同时又可突出沙发在客厅中的主导地位。从风水角度来说,沙发前的一块地毯,其重要性有如屋前的一块青草地,亦如宅前用以纳气的明

传统文化 地毯在客厅中的妙处

地毯在客厅中的妙处很多人喜欢在沙发范围内摆放一块华丽缤纷的大地毯,既可增添美感,同时又可突出沙发在客厅中的主导地位。从风水角度来说,沙发前的一块地毯,其重要性有如屋前的一块青草地,亦如宅前用以纳气的明

文章大全 懂了泪水,就懂了人生

懂了泪水,就懂了人生生命总是在自己的啼哭中开始,于别人的泪水里抵达终点。医学上认为,眼泪有清洁眼球的作用,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应激性反映,从胎儿时开始,就有了基础泪。于是,泪水就给生命打上了烙印,直到生

文章大全 懂了遗憾,就懂了人生

懂了遗憾,就懂了人生作者:我不可能许多事情总是想像比现实更美,相逢如是,离别亦如是,当现实的情形不按照理想的情形发展,事实出现与心愿不统一的结局时,遗憾便产生了。遗憾可以彰显出悲壮之情,而悲壮又给后人

文史百科 《芈月传》里出镜率最高的《诗经》,你造吗

近期热播的《芈月传》,相信大家已经被剧情迷得不要不要的了,追剧的同时,一起来学习下《芈月传》里出镜率最高的《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古代诗歌的起点和源头。其主要依据音乐特点作为标准

文史百科 借酒浇愁的原型原来隐藏在《诗经》之中,你发现了吗

女子与男子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走到了一起,结为夫妇不久,男子便要远行,戍守边疆,虽然女子不舍,可是男子不得不遵照王命。男子内心里也是万分不舍,可是为了安慰自己的妻子,便说到:“此去不会太久,你只需在家打理

文章大全 关于闺蜜伤感的句子

1、原来,离别是很简单的事,轻轻的转身,轻轻的挥手。2、每一次的离别都在夏天,明明是最火热的季节,却承载着最盛大的离别。3、我傻傻的以为我们是闺蜜你说俄天真。俄终于懂了。呵呵,是你交会俄心计4、总以为

文史百科 ✿突然懂了这10句话,人生变得异常精彩

1一个人想要幸福,就不能太聪明,也不能太傻,这种介于聪明与傻之间的状态叫做智慧。感悟:太聪明了让人防备,太傻了让人摆弄,难得糊涂。2不想爱了就放手,不想讲了就闭嘴,不想恨了就释怀。感悟:一切都会过去的

文史百科 十首宋词里,读懂了人生

严蕊-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文史百科 十年生死两茫茫,你是否读懂了苏轼的悲伤

苏轼在年轻之时被送到书院读书,那书院的院长是个进士,苏轼聪明好学,所以很是喜欢他。在书院的门前,有一绿池,风景尤为美丽,苏轼倡议好景配好名,院长听后觉得有理,便邀请文人墨客来为这一池绿水取一个名字。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