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学等三法什么意思

Posted 是非

篇首语:从来没有说忘就忘这回事,只有假装的冷漠和偷偷想念的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学等三法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学等三法

大毗婆沙论七十七卷三页云:复有三法。谓学、无学、非学非无学法。学法云何?答:学五蕴。问:无学法云何?答:无学五蕴。问:非学非无学法云何?答:有漏五蕴,及三无为。问:学等三法,其义云何?答:以无贪瞋痴道,学断贪瞋痴,是学义。以无贪瞋痴道,不学断贪瞋痴。已学断故。是无学义。与二相违,是非学非无学义。复次以无爱道,学断爱非爱事,是学义。以无爱道学断爱者:遮无学道。非爱事者:遮世俗道。以无爱道,不学断爱,已学断故。亦非爱事。是无学义。以无爱道,不学断爱者:遮学道。非爱事者:遮世俗道。与此相违,是非学非无学义。复次学断烦恼,学谛现观,是学义。不学断烦恼,已学断故。亦不学谛现观,已学谛现观故。是无学义。与二相违,是非学非无学义。复次学断二求,谓欲求有求。学满一求,谓梵行求。是学义。不学断二求,已学断故。不学满一求,已学满故。是无学义。与二相违,是非学非无学义。复次若相续中,有烦恼得,亦有无漏道得,而学断烦恼;是学义。若相续中,无烦恼得,而有无漏道得,不学断烦恼;已学断故。是无学义。与二相违,是非学非无学义。复次若相续中,未离贪爱,有无漏道得,而学断贪爱;是学义。若相续中,已离贪爱,而有无漏道得,不学断贪爱,已学断故,是无学义。与二相违,是非学非无学义。复次见修道摄,是学义。无学道摄,是无学义。与二相违,是非学非无学义。复次见修地摄,是学义。无学地摄,是无学义。与二相违,是非学非无学义。复次未知当知,已知根摄,是学义。具知根摄,是无学义。与二相违,是非学非无学义。复次随信行随法行信胜解见至身证五圣者身中诸无漏道,是学义。慧解脱俱解脱二圣者身中诸无漏道,是无学义。与二相违,是非学非无学义。复次四向及前三果七圣者身中诸无漏道,是学义。第四果一圣者身中诸无漏道,是无学义。与二相违,是非学非无学义。复次十八学圣者身中诸无漏道,是学义。九无学圣者身中诸无漏道,是无学义。与二相违,是非学非无学义。问:住学果者乃至未起胜果道时诸无漏道,云何名学?答:学阿世耶,犹未息故;彼无漏道,亦名学。

相关参考

佛教 学等三业相对有几果什么意思

学等三业相对有几果俱舍论十七卷十二页云:已辩诸地;当辩学等。颂曰:学于三各三,无学一三二,非学非无学,有二二五果。论曰:学、无学、非学非无学、三业,一一为因,如其次第,各以三法为果别者;谓学业,以学法

佛教 学等三业相对有几果什么意思

学等三业相对有几果俱舍论十七卷十二页云:已辩诸地;当辩学等。颂曰:学于三各三,无学一三二,非学非无学,有二二五果。论曰:学、无学、非学非无学、三业,一一为因,如其次第,各以三法为果别者;谓学业,以学法

佛教 三法道界什么意思

 (名数)本尊之身与真言及印,曰三法道,此三法之界畔,曰三法道界。言真言行者,于此三法界内修行,不可越此界畔也。大日经密印品曰:「不越三法界道界,圆满地波罗蜜。」义释十曰:「此明力故,能满诸地,能令修

佛教 三法道界什么意思

 (名数)本尊之身与真言及印,曰三法道,此三法之界畔,曰三法道界。言真言行者,于此三法界内修行,不可越此界畔也。大日经密印品曰:「不越三法界道界,圆满地波罗蜜。」义释十曰:「此明力故,能满诸地,能令修

佛教 三法界什么意思

 (名数)严家除四法界中之第一事法界,就其他三法界,立三重之法界观,故有三法界之目。

佛教 三法界什么意思

 (名数)严家除四法界中之第一事法界,就其他三法界,立三重之法界观,故有三法界之目。

佛教 善等三法什么意思

善等三法大毗婆沙论七十七卷二页云:复有三法。谓善、不善、无记法。问:善法云何?答:善五蕴及择灭。问:不善法、云何?答:不善五蕴。问:无记法、云何?答:无记五蕴、及虚空非择灭。余义广说如前不善纳息。

佛教 善等三法什么意思

善等三法大毗婆沙论七十七卷二页云:复有三法。谓善、不善、无记法。问:善法云何?答:善五蕴及择灭。问:不善法、云何?答:不善五蕴。问:无记法、云何?答:无记五蕴、及虚空非择灭。余义广说如前不善纳息。

佛教 三法印什么意思

可作为佛教特征之三种法门。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等三项根本佛法。此三项义理可用以印证各种说法之是否正确,故称三法印。小乘经典若有此「无常、无我、涅槃」三法印印定其说,即是佛说,否则即是魔说。此

佛教 三法印什么意思

可作为佛教特征之三种法门。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等三项根本佛法。此三项义理可用以印证各种说法之是否正确,故称三法印。小乘经典若有此「无常、无我、涅槃」三法印印定其说,即是佛说,否则即是魔说。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