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除去恼热,身心安乐
Posted 心
篇首语:有的时候难过的不是结局不够好,而是真诚没有被善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史百科 除去恼热,身心安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原文】
热不必除,而除此热恼,身常在清凉台上;穷不可遣,而遣此穷愁,心常居安乐窝中。
【译文】
烦热的根源在于心内浮躁,除热去烦光靠外力是不够的,内心安定从容仍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内外结合,必然如同坐在凉台上一般;贫穷的根源在于思想,脱贫致富光靠改变思想仍是不够的,天时地利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心行统筹,就会如同生活在快乐世界一般。
【心得】
人们常说“心静自然凉”,“心动自然热”,可见外界天气的寒热我们无须惧怕,只要我们想办法去克服、去解决,总会功德圆满的。佛家不是说“安禅何必须山永,减去心头火亦凉”吗?民间有云“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只要从心里能够有一股摆脱贫穷的冲劲儿,有脚踏实地勤劳勇敢的行动,经过几代人,必然会脱贫致富,绝不能在遇到困难时就“人穷志短”“英雄气短”,否则就会功亏一篑。
相关参考
极乐净土二十九种庄严中,属于十七种国土庄严之一。即谓彼净土离身心之诸难,安乐相续之功德。天亲之净土论(大二六‧二三一上):「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无诸难,即毕竟安乐之义,涅槃常乐为无诸难之极致;而
极乐净土二十九种庄严中,属于十七种国土庄严之一。即谓彼净土离身心之诸难,安乐相续之功德。天亲之净土论(大二六‧二三一上):「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无诸难,即毕竟安乐之义,涅槃常乐为无诸难之极致;而
极乐净土二十九种庄严中,属于十七种国土庄严之一。即谓彼净土离身心之诸难,安乐相续之功德。天亲之净土论(大二六‧二三一上):「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无诸难,即毕竟安乐之义,涅槃常乐为无诸难之极致;而
乐住此亦静虑之异名。瑜伽十一卷九页云:或名乐住。谓于此中,受极乐故。所以者何?依诸静虑,领受喜乐、安乐、舍乐、身心乐故。又得定者,于诸静虑,数数入出,领受现法安乐住故。由此定中现前领受现法乐住,从是起
乐住此亦静虑之异名。瑜伽十一卷九页云:或名乐住。谓于此中,受极乐故。所以者何?依诸静虑,领受喜乐、安乐、舍乐、身心乐故。又得定者,于诸静虑,数数入出,领受现法安乐住故。由此定中现前领受现法乐住,从是起
除去修瑜伽六十七卷二页云:云何除去修?谓如有一、由三摩地所行影像诸相作意故;如楔出楔,方便除遣弃于自性诸相。又如有一、用彼细楔,遣于麤楔;如是行者,以轻安身,除麤重身。余如前说。是名除去修。二解 如四
乐安乐瑜伽八十三卷二页云:言安乐者,名安隐住,益身心义。乐为此故,名乐安乐。
乐安乐瑜伽八十三卷二页云:言安乐者,名安隐住,益身心义。乐为此故,名乐安乐。
(术语)是药师如来十二愿中之第七愿也。玄奘译药师经第七愿曰:「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我之名号,一经其耳,众病悉除,身心安乐,家属资具,悉皆丰足
(术语)是药师如来十二愿中之第七愿也。玄奘译药师经第七愿曰:「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我之名号,一经其耳,众病悉除,身心安乐,家属资具,悉皆丰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