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四静虑四无色生处什么意思

Posted 上品

篇首语: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四静虑四无色生处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四静虑四无色生处

瑜伽三十三卷十九页云:复次此中于初静虑下中上品,善修习已;随其所应,当生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众同分中。于第二静虑下中上品,善修习已;随其所应,当生少光天,无量光天,光净天,众同分中。于第三静虑,下中上品,善修习已;随其所应,当生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众同分中。于第四静虑下中上品,善修习已;随其所应,当生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众同分中。若不还者,以无漏第四静虑,间杂熏修有漏第四静虑。即于此中下品,中品,上品,上胜品,上极品,善修习已;随其所应,当生五净居天众同分中。谓无烦,无热,善现,善见,色究竟天。若于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下中上品,善修习已;当生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随行天众同分中。由彼诸天,无有形色;是故亦无处所差别。然住所作,有其差别。于无想定,善修习已;当生无想有情天众同分中。

二解 显扬二卷八页云:建立生者:谓先于此间修下中上初静虑者,后生彼处,受三天果。谓梵身天,梵辅天,大梵天。若善修习无寻有伺初静虑者;生大梵天果。更无异所胜彼处故。若先于此间修下中上第二静虑者;后生彼处,受三天果。谓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净光天。若先于此间修下中上第三静虑者;后生彼处,受三天果。谓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若先于此间修下中上第四静虑者;后生彼处,受三天果。谓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从是已上,离色贪故;无方处差别。虽有修习下中上因;然不建立生果差别。若下中上修虚空无边处者;受虚空无边处天生果。若下中上修识无边处者;受识无边处天生果。若下中上修无所有处者;受无所有处天生果。若下中上修非想非非想处者;受非想非非想处天生果。由定寂静有差别故,及由住时满不满故;彼有差别。又由多住爱味初静虑,乃至非想非非想处故;不尽寿命,而有中夭。

相关参考

佛教 二十二根四静虑四无色分别什么意思

二十二根四静虑四无色分别瑜伽五十七卷八页云:问:初静虑地。几根可得?答:十八。第二静虑地,亦尔。问:第三静虑地,几根可得?答:十七。问:第四静虑地,几根可得?答:十六。问:空无边处地,几根可得?答:十

佛教 四静虑四支五支差别什么意思

四静虑四支五支差别显扬十九卷十二页云:问:于诸静虑,有几支耶?答:初有五支。何等为五?谓寻、伺、喜、乐、心一境性。第二静虑有四支。谓内等净、喜、乐、心一境性。问:内等性,以何法为体?答:以念正知及舍为

佛教 四静虑四支五支差别什么意思

四静虑四支五支差别显扬十九卷十二页云:问:于诸静虑,有几支耶?答:初有五支。何等为五?谓寻、伺、喜、乐、心一境性。第二静虑有四支。谓内等净、喜、乐、心一境性。问:内等性,以何法为体?答:以念正知及舍为

佛教 四静虑什么意思

四静虑俱舍论二十八卷一页云:且诸定内静虑云何?颂曰:静虑四各二,于中生已说。定谓善一境,并伴五蕴性,初具伺喜乐,后渐离前支。论曰:一切功德多依静虑,故应先辩静虑差别。此总有四种,谓初、二、三、四,四各

佛教 四静虑什么意思

四静虑俱舍论二十八卷一页云:且诸定内静虑云何?颂曰:静虑四各二,于中生已说。定谓善一境,并伴五蕴性,初具伺喜乐,后渐离前支。论曰:一切功德多依静虑,故应先辩静虑差别。此总有四种,谓初、二、三、四,四各

佛教 八等至什么意思

 (名数)四静虑四无色之八定也。

佛教 八等至什么意思

 (名数)四静虑四无色之八定也。

佛教 入定善巧什么意思

入定善巧集异门论二卷一页云:入定善巧云何?答:定、谓八部八蕴定。即四静虑四无色定。入定善巧,谓如实知见如是补特伽罗,入初静虑定;如是补特伽罗,乃至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复次如实知见如是补特伽罗,于初静虑定

佛教 入定善巧什么意思

入定善巧集异门论二卷一页云:入定善巧云何?答:定、谓八部八蕴定。即四静虑四无色定。入定善巧,谓如实知见如是补特伽罗,入初静虑定;如是补特伽罗,乃至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复次如实知见如是补特伽罗,于初静虑定

佛教 味相应静虑无色什么意思

味相应静虑无色大毗婆沙论一百六十一卷一页云:味相应初静虑,入当言味耶?出当言味耶?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欲令疑者,得决定故。谓品类足说:初静虑云何?答:初静虑所摄善色受想行识。乃至第四静虑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