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四圣言什么意思
Posted 意识
篇首语:种子牢记着雨滴献身的叮嘱,增强了冒尖的勇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四圣言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四圣言
瑜伽三卷十二页云:四圣言者,一、见言见、不见言不见圣言,二、闻言闻、不闻言不闻圣言,三、觉言觉、不觉言不觉圣言,四、知言知、不知言不知圣言。二解 集异门十卷十三页云:四圣言者,一、不见言不见,二、不闻言不闻,三、不觉言不觉,四、不知言不知。云何不见言不见圣言?答:眼识所受,眼识所了,说为所见。有实眼识未受未了,彼不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直事,言我未见,如是名为不见言不见圣言。有实已见,起不见想,彼不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直事,言我不见,如是虽名圣言,而不名不见言不见,彼实已见故。云何不闻言不闻圣言?答:耳识所受,耳识所了,说为所闻。有实耳识未受未了,彼不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直事,言我不闻,如是名为不闻言不闻圣言。有实已闻,起不闻想,彼不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直事,言我不闻,如是虽名圣言,而不名不闻言不闻,彼实已闻故。云何不觉言不觉圣言?答:三识所受,三识所了,说为所觉。有实三识未受未了,彼不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直事,言我不觉,如是名为不觉言不觉圣言。有实已觉,起不觉想,彼不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直事,言我不觉,如是虽名圣言,而不名不觉言不觉,彼实已觉故。云何不知言不知圣言?答:意识所受,意识所了,说为所知。有实意识,未受未了。彼不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直事,言我不知,如是名为不知言不知圣言。有实已知,起不知想,彼不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直事,言我不知,如是虽名圣言,而不名不知言不知,彼实已知故。又云:复次四圣言者,一、见言见,二、闻言闻,三、觉言觉,四、知言知。云何见言见圣言?答:眼识所受,眼识所了,说为所见。有实眼识已受已了,彼不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直事,言我已见,如是名为见言见圣言。有实不见而起见想,彼不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直事,言我已见,如是虽名圣言,而不名见言见,彼实不见故。云何闻言闻圣言?答:耳识所受,耳识所了,说为所闻。有实耳识已受已了,彼不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直事,言我已闻,如是名为闻言闻圣言。有实不闻而起闻想,彼不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直事,言我已闻,如是虽名圣言,而不名闻言闻,彼实不闻故。云何觉言觉圣言?答:三识所受,三识所了,说为所觉。有实三识已受已了,彼不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直事,言我已觉,如是名为觉言觉圣言。有实不觉而起觉想,彼不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直事,言我已觉,如是虽名圣言,而不名觉言觉,彼实不觉故。云何知言知圣言?答:意识所受,意识所了,说为所知。有实意识,已受已了,彼不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直事,言我已知,如是名为知言知圣言。有实不知而起知想,彼不隐覆此想、此忍、此见、此质直事,言我已知,如是虽名圣言,而不名知言知,彼实不知故。
相关参考
圣言,谓正直之言语。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卷十举出四种圣言:(一)不见言不见,谓眼识所受、眼识所了,则可言见;若眼识实未受、未了,则不可言见。(二)不闻言不闻,谓耳识所受、耳识所了,则可言闻;若耳识实未受
圣言,谓正直之言语。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卷十举出四种圣言:(一)不见言不见,谓眼识所受、眼识所了,则可言见;若眼识实未受、未了,则不可言见。(二)不闻言不闻,谓耳识所受、耳识所了,则可言闻;若耳识实未受
圣言,谓正直之言语。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卷十举出四种圣言:(一)不见言不见,谓眼识所受、眼识所了,则可言见;若眼识实未受、未了,则不可言见。(二)不闻言不闻,谓耳识所受、耳识所了,则可言闻;若耳识实未受
圣言,谓正直之言语。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卷十举出四种圣言:(一)不见言不见,谓眼识所受、眼识所了,则可言见;若眼识实未受、未了,则不可言见。(二)不闻言不闻,谓耳识所受、耳识所了,则可言闻;若耳识实未受
谓正直之言语。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卷十载有四圣言,即:(一)不见言不见,(二)不闻言不闻,(三)不觉言不觉,(四)不知言不知。(参阅「四圣言」1787)p5578
谓正直之言语。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卷十载有四圣言,即:(一)不见言不见,(二)不闻言不闻,(三)不觉言不觉,(四)不知言不知。(参阅「四圣言」1787)p5578
(术语)Āryabhāṣa,又曰圣言。即梵语所谓三尸克利德婆罗门之经语,为中天竺之正音。俱舍论十一曰:「一切天众皆作圣语,谓彼言词同中印度。」毘婆沙论七十九曰:「世尊有时为四天王,先以圣语说四圣谛。
(术语)Āryabhāṣa,又曰圣言。即梵语所谓三尸克利德婆罗门之经语,为中天竺之正音。俱舍论十一曰:「一切天众皆作圣语,谓彼言词同中印度。」毘婆沙论七十九曰:「世尊有时为四天王,先以圣语说四圣谛。
不违圣言如正教量中说。
不违圣言如正教量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