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四种于诸有情行于非道什么意思

Posted 所学

篇首语:天不生无用之人,地不长无名之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四种于诸有情行于非道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四种于诸有情行于非道

瑜伽七十九卷十二页云:复次菩萨有四种于诸有情,行于非道。一者、于未安立净信有情,而不为说。二者、于下乘希求大乘诸有情所,不随所宜,而有所说。三者、于大乘希求下乘诸有情所,不顺其仪而有所说。四者、于住禁戒,不住禁戒,贪爱朋党,不平等说。由三种相,当知是名安住禁戒。一者、事业无愆故。二者、尸罗无缺故。三者、恭敬所学故。由二种相,当知是名不住禁戒。一者、尸罗缺故。二者、不恭敬所学故。又云:复说由不宣说,不随宣说,不顺义说,不平等说,行于非道,此何因缘?由前后宣说厌倦不平等心,于所宣说,不知方便,下乘胜解,有染爱心,教诫徒众,加行所显故。由此毁犯。由善根不圆满故,由不摄受广大善根故,由弃舍广大善根故,生非福故;诳惑所化诸有情类。

相关参考

佛教 四种行不应行什么意思

四种行不应行俱舍论十六卷十三页云:论曰:总有四种行不应行,皆得名为欲邪行罪。一、于非境行不应行。谓行于他所摄妻妾,或母或父或父母亲,乃至或王所守护境。二、于非道行不应行。谓于自妻,口及余道。三、于非处

佛教 四种行不应行什么意思

四种行不应行俱舍论十六卷十三页云:论曰:总有四种行不应行,皆得名为欲邪行罪。一、于非境行不应行。谓行于他所摄妻妾,或母或父或父母亲,乃至或王所守护境。二、于非道行不应行。谓于自妻,口及余道。三、于非处

佛教 二种于诸念住无有失坏什么意思

二种于诸念住无有失坏显扬十九卷十九页云:又有二种于诸念住无有失坏。一、初无失坏。谓不散乱。由此力故,能善发起。二、后无失坏。谓无增上慢。由此力故,善修究竟。

佛教 现种于种各作二缘什么意思

现种于种各作二缘成唯识论八卷六页云:既现分别、缘种现生;种亦理应缘现种起。现种于种、能作几缘?种必不由中二缘起。待心心所,立彼二故。现于亲种,具作二缘。与非亲种,但为增上。种望亲种,亦具二缘。于非亲种

佛教 现种于种各作二缘什么意思

现种于种各作二缘成唯识论八卷六页云:既现分别、缘种现生;种亦理应缘现种起。现种于种、能作几缘?种必不由中二缘起。待心心所,立彼二故。现于亲种,具作二缘。与非亲种,但为增上。种望亲种,亦具二缘。于非亲种

佛教 观门十法界什么意思

 (名数)天台正修止观之法于所观立十境为十法界:一、阴界入法界,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之诸法悉为中道不可思议之法界也。二、烦恼法界,如无行经说贪欲即是道,维摩经说行于非道,通达佛道烦恼即不可思议之法界也

佛教 观门十法界什么意思

 (名数)天台正修止观之法于所观立十境为十法界:一、阴界入法界,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之诸法悉为中道不可思议之法界也。二、烦恼法界,如无行经说贪欲即是道,维摩经说行于非道,通达佛道烦恼即不可思议之法界也

佛教 六种无倒摄受有情什么意思

六种无倒摄受有情瑜伽四十八卷二十六页云:于一切住菩萨行中,当知菩萨略有六种于诸有情无倒摄受。何等为六?一者、顿普摄受。二者、增上摄受。三者、摄取摄受。四者、长时摄受。五者、短时摄受。六者、最后摄受。如

佛教 六种无倒摄受有情什么意思

六种无倒摄受有情瑜伽四十八卷二十六页云:于一切住菩萨行中,当知菩萨略有六种于诸有情无倒摄受。何等为六?一者、顿普摄受。二者、增上摄受。三者、摄取摄受。四者、长时摄受。五者、短时摄受。六者、最后摄受。如

佛教 二种于断所证什么意思

二种于断所证瑜伽六十八卷五页云:复次略有二种于断作证。一、于种子伏断作证,二、于种子永断作证。当知离系亦有二种。一、于诸烦恼品别离系;二、于烦恼事相属离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