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四无量加行什么意思

Posted 上品

篇首语: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四无量加行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四无量加行

大毗婆沙论八十二卷一页云:问:此四无量,加行云何?答:缘七有情而起加行。七有情者:谓分欲界一切有情为怨亲中三品差别。怨亲二品,复各分三。谓下中上。中品有情,总为一种。无差别故。于此七品有情境中,若欲修慈;先缘亲品。于亲品中,先缘上品。上品亲者:谓自父母,轨范,亲教,或余随一可尊重处,智慧多闻,同梵行者。于此上品亲有情境,作是思惟:云何当令此有情类,得如是乐?然心刚强,难可调伏。从无始来,串习成故。于极有恩诸有情所,恶阿世耶,任运生长;善阿世耶,虽作意起;而不能住。复应勇励,思其重恩,制心令住。如以芥子,投于锥锋,虽有住时;而难可住。久习不已,加行乃成。由善巧力,投之方住。如是行者,于上品亲,要勤修习与乐意乐,经于多时,乃得坚住。于上品亲与乐意乐得坚住已;次于中亲,复修如是与乐意乐。此既成已;次于下亲,复修如是与乐意乐。此既成已;次于中品。次于下怨,次于中怨,后于上怨。各修如是与乐意乐。渐次修习至成满时,普于欲界一切有情,与乐意乐,平等相续。如于上亲,上怨亦尔。齐此名为修慈究竟。修悲,修喜,次第亦然。拔苦,庆慰,意乐有别。云何当令此有情类,离如是苦,是悲意乐。此有情类,得乐离苦,岂不快哉;是喜意乐。欲修舍时,先缘中品。谓于彼起舍置意乐。中品有情,最易舍故。缘亲发爱,缘怨发瞋。故缘处中,初修于舍。舍中品已,次舍下怨;次舍中怨;次舍上怨;次舍下亲;次舍中亲;次舍上亲。先舍其怨;后舍亲者。瞋心易舍,非爱心故。渐次修习,至成满时,普于欲界一切有情,舍置意乐,平等相续,无异分别;犹如持秤。缘有情类,如总观林。齐此名为修舍究竟。

相关参考

佛教 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什么意思

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瑜伽四十八卷十八页云:略说菩萨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谓入一切法第一义智成满得入故;得无生法忍故;除断一切灾患故;逮得菩萨甚深住故;于法门流,蒙佛授与无量引发门智,神通事业故;悟入无量分

佛教 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什么意思

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瑜伽四十八卷十八页云:略说菩萨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谓入一切法第一义智成满得入故;得无生法忍故;除断一切灾患故;逮得菩萨甚深住故;于法门流,蒙佛授与无量引发门智,神通事业故;悟入无量分

佛教 五缘能作不虚饶益加行什么意思

五缘能作不虚饶益加行瑜伽四十六卷九页云:又诸菩萨、由五因缘,于诸有情,能作不虚饶益加行。何等为五?谓诸菩萨、于诸有情,先欲求作利益安乐。于诸有情利益安乐,如实了知;无颠倒觉。如是一切,如前供养亲近无量

佛教 五缘能作不虚饶益加行什么意思

五缘能作不虚饶益加行瑜伽四十六卷九页云:又诸菩萨、由五因缘,于诸有情,能作不虚饶益加行。何等为五?谓诸菩萨、于诸有情,先欲求作利益安乐。于诸有情利益安乐,如实了知;无颠倒觉。如是一切,如前供养亲近无量

佛教 四无碍解加行什么意思

四无碍解加行大毗婆沙论一百八十卷十二页云:问:四无碍解加行云何?有说:法无碍解,以习数论为加行。义无碍解,以习佛语为加行。词无碍解,以习声论为加行。辩无碍解,以习因论为加行。于此四处未得善巧;必不能生

佛教 四无碍解加行什么意思

四无碍解加行大毗婆沙论一百八十卷十二页云:问:四无碍解加行云何?有说:法无碍解,以习数论为加行。义无碍解,以习佛语为加行。词无碍解,以习声论为加行。辩无碍解,以习因论为加行。于此四处未得善巧;必不能生

佛教 善不善法强盛因缘什么意思

善不善法强盛因缘瑜伽六十六卷十六页云:由五因缘,善法强盛。何等为五?一、加行故。二、宿习故。三、摄受胜功德故。四、田事处故。五、自性故。谓诸善法、无间加行殷重加行之所造作,若无量品差别所作。谓或自作;

佛教 善不善法强盛因缘什么意思

善不善法强盛因缘瑜伽六十六卷十六页云:由五因缘,善法强盛。何等为五?一、加行故。二、宿习故。三、摄受胜功德故。四、田事处故。五、自性故。谓诸善法、无间加行殷重加行之所造作,若无量品差别所作。谓或自作;

佛教 四加行位什么意思

四加行位显扬十六卷二十二页云:论曰:从十六行智后,能复转修习,先缘自心总厌心智生。此说名煖。从此已上,谛简择智生。此说名顶。从此已上,决定觉智生。此说名忍。复从此已上,究竟觉智生。此说名为世第一法。

佛教 四加行位什么意思

四加行位显扬十六卷二十二页云:论曰:从十六行智后,能复转修习,先缘自心总厌心智生。此说名煖。从此已上,谛简择智生。此说名顶。从此已上,决定觉智生。此说名忍。复从此已上,究竟觉智生。此说名为世第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