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四善根差别什么意思
Posted 差别
篇首语:技艺是无价之宝,知识是智慧的明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四善根差别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四善根差别
大毗婆沙论六卷十六页云:问:此四善根,有何差别?答:所说品异,即是差别。复次名亦差别。谓此名煖,乃至此名世第一法。复次念住为等无间,名煖。煖为等无间,名顶。顶为等无间,名忍。忍为等无间,名世第一法。如等无间,无间趣入加行亦尔。复次乐别观蕴,名煖。乐别观宝,名顶。乐别观谛,名忍。由此发生世第一法。复次煖,止缘谛下愚。顶、止缘谛中愚。忍、止缘谛上愚。由此发生世第一法。复次煖,止缘谛麤愚。顶、止缘谛中愚。忍、止缘谛细愚。由此发生世第一法。复次煖,生缘谛下明。顶、生缘谛中明。忍、生缘谛上明。由此发生世第一法。复次煖,生缘谛麤明。顶、生缘谛中明。忍、生缘谛细明。由此发生世第一法。如生明,生信,亦尔。是谓差别。相关参考
善根差别如成熟差别中说。
善根差别如成熟差别中说。
三不善根现起差别大毗婆沙论四十七卷七页云:问:三不善根,云何现起?答:若心起贪;瞋则不起。若心起瞋;贪则不起。此二心起,决定有痴。所以者何?贪瞋行相,更互相违。痴不尔故。贪行相欢,瞋行相戚。无明行相,
四善根胜利俱舍论二十三卷七页云:得此善根,有何胜利?颂曰:煖必至涅槃。顶终不断善。忍不堕恶趣。第一入离生。论曰:四善根中,若得煖法;虽有退断善根,造无间业,堕恶趣等;而无久流转。必至涅槃故。若尔;何殊
四善根胜利俱舍论二十三卷七页云:得此善根,有何胜利?颂曰:煖必至涅槃。顶终不断善。忍不堕恶趣。第一入离生。论曰:四善根中,若得煖法;虽有退断善根,造无间业,堕恶趣等;而无久流转。必至涅槃故。若尔;何殊
四善根生时可否转向余乘俱舍论二十三卷八页云:此四善根,各有三品。由声闻等种姓别故。随何种姓善根已生,彼可移转向余乘不?颂曰:转声闻种姓,二成佛三余。麟角佛无转。一坐成觉故。论曰:声闻种姓,煖顶已生,容
四善根生时可否转向余乘俱舍论二十三卷八页云:此四善根,各有三品。由声闻等种姓别故。随何种姓善根已生,彼可移转向余乘不?颂曰:转声闻种姓,二成佛三余。麟角佛无转。一坐成觉故。论曰:声闻种姓,煖顶已生,容
谓有四法令修菩萨行者能广集一切善根。据大迦叶问大宝积经卷一载:(一)乐住林间,谓行者当远离尘嚣,而住于山林空闲之处,寂静宴默,思惟正道。(二)四事摄物,四事,指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谓行者本身之修行
谓有四法令修菩萨行者能广集一切善根。据大迦叶问大宝积经卷一载:(一)乐住林间,谓行者当远离尘嚣,而住于山林空闲之处,寂静宴默,思惟正道。(二)四事摄物,四事,指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谓行者本身之修行
谓有四法令修菩萨行者能广集一切善根。据大迦叶问大宝积经卷一载:(一)乐住林间,谓行者当远离尘嚣,而住于山林空闲之处,寂静宴默,思惟正道。(二)四事摄物,四事,指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谓行者本身之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