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命行寿行差别什么意思

Posted 差别

篇首语: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时候,都只能靠自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命行寿行差别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命行寿行差别

俱舍论三卷九页云:经说世尊,留多命行,舍多寿行。命、寿、何别?有言:无别。如本论言:云何命根?谓三界寿。有余师说:先世业果,名为寿行。现在业果,名为命行。有说:由此众同分住,名为寿行。由此暂住,名为命行。多言,为显留舍多念命行寿行。非一刹那命行寿行,有留舍故。有说:此言为遮有一命寿实体,经多时住。有说:此言为显无一实命寿体;但于多行,假立如是命寿二名。若谓不然;不应言行。世尊何故舍多寿行,留多命行?为显于死,得自在故;舍多寿行。为显于活,得自在故;留多命行。唯留三月不增减者;越此,更无所化事故。减此,利生不究竟故。

二解 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十六卷七页云:问:命行,寿行,有何差别?有说:无别。如品类足说:云何命根?谓三界寿。有说:此二亦有差别。谓名即差别。名为命行,名寿行故。有说:由此故活,名命行。由此故死,名寿行。有说:所留,名命行。所舍,名寿行。有说:可生法,名命行。不可生法,名寿行。有说:暂时住,名命行。一期住,名寿行。有说:同分,名命行。彼同分,名寿行。有说:修果,名命行。业果,名寿行。有说:无漏业果,名命行。有漏业果,名寿行。有说:明果,名命行。无明果,名寿行。有说:新业果,名命行。故业果,名寿行。有说:与果业果,名命行。不与果业果,名寿行。有说:近业果,名命行。远业果,名寿行。尊者妙音,作如是说:顺现受业果,名命行。顺次生受,顺后次受,顺不定受业果,名寿行。命行,寿行,是谓差别。问:多行言,有何义?答:多言,显示所留所舍,非一刹那。行言,显示所留所舍,是无常法。问:何处留舍命行寿行?答:在欲界,非余界。在人趣,非余趣。在三洲,非北洲。问:谁能留舍命行寿行?答:是圣者,非异生。是无学,非有学。是不时解脱,非时解脱。亦男亦女。

相关参考

佛教 留多寿行什么意思

梵语āyuh-sajskāra。又作留多命行。即阿罗汉等由定力以延留自己之寿命。依发智论卷十二载,阿罗汉成就神通得心自在,为利他及正法住持,若于僧众或他人之处,将诸衣等命缘众具布施,施已发愿,即入边

佛教 留多寿行什么意思

梵语āyuh-sajskāra。又作留多命行。即阿罗汉等由定力以延留自己之寿命。依发智论卷十二载,阿罗汉成就神通得心自在,为利他及正法住持,若于僧众或他人之处,将诸衣等命缘众具布施,施已发愿,即入边

佛教 留多寿行什么意思

梵语āyuh-sajskāra。又作留多命行。即阿罗汉等由定力以延留自己之寿命。依发智论卷十二载,阿罗汉成就神通得心自在,为利他及正法住持,若于僧众或他人之处,将诸衣等命缘众具布施,施已发愿,即入边

佛教 留多寿行什么意思

梵语āyuh-sajskāra。又作留多命行。即阿罗汉等由定力以延留自己之寿命。依发智论卷十二载,阿罗汉成就神通得心自在,为利他及正法住持,若于僧众或他人之处,将诸衣等命缘众具布施,施已发愿,即入边

佛教 世尊留寿舍寿什么意思

世尊留寿舍寿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十六卷五页云:经说世尊留多命行,舍多寿行。其义云何?有作是说:诸佛世尊、舍第三分寿。有作是说:诸佛世尊、舍第五分寿。若说诸佛舍第三分寿者;彼说世尊释迦牟尼,寿量应住百二十岁

佛教 世尊留寿舍寿什么意思

世尊留寿舍寿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十六卷五页云:经说世尊留多命行,舍多寿行。其义云何?有作是说:诸佛世尊、舍第三分寿。有作是说:诸佛世尊、舍第五分寿。若说诸佛舍第三分寿者;彼说世尊释迦牟尼,寿量应住百二十岁

佛教 寿行诸门分别什么意思

寿行诸门分别集异门论一卷八页云:问:如是寿行、当言有为?当言无为?答:应言有为。问:如是寿行、当言常?当言无常?答:应言无常。问:如是寿行、当言恒?当言非恒?答:应言非恒。问:如是寿行、当言变易?当言

佛教 寿行诸门分别什么意思

寿行诸门分别集异门论一卷八页云:问:如是寿行、当言有为?当言无为?答:应言有为。问:如是寿行、当言常?当言无常?答:应言无常。问:如是寿行、当言恒?当言非恒?答:应言非恒。问:如是寿行、当言变易?当言

佛教 舍多寿行什么意思

舍多寿行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十六卷三页云:云何苾刍舍多寿行?答:谓阿罗汉、成就神通,得心自在。如前布施,施已发愿,即入边际第四静虑。从定起已;心念口言:诸我能感寿异熟业,愿此转招富异熟果。时彼能招寿异熟业

佛教 舍多寿行什么意思

舍多寿行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十六卷三页云:云何苾刍舍多寿行?答:谓阿罗汉、成就神通,得心自在。如前布施,施已发愿,即入边际第四静虑。从定起已;心念口言:诸我能感寿异熟业,愿此转招富异熟果。时彼能招寿异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