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受想立蕴因缘什么意思

Posted 佛教

篇首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受想立蕴因缘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受想立蕴因缘

俱舍论一卷十六页云:何缘世尊说余心所,总置行蕴;别分受想,为二蕴耶?颂曰:诤根生死因,及次第因故;于诸心所法,受想别为蕴。论曰:诤根有二。谓著诸欲,及著诸见。此二、受想如其次第,为最胜因。味受力故;贪著诸欲。倒想力故;贪著诸见。又生死法,以受及想为最胜因。由耽著受,起倒想故;生死轮回。由此二因及后当说次第因故,应知别立受想为蕴。其次第因,邻次当辩。

相关参考

佛教 受想各别立蕴什么意思

受想各别立蕴大毗婆沙论七十四卷十四页云:问:大地法等诸心所中,何故别立受想为蕴;余心所法,不别立耶?胁尊者言:唯佛通达诸法性相作用差别。若法堪任独立蕴者;便独立蕴。若不堪任独立蕴者;便共立蕴。故不应责

佛教 受想各别立蕴什么意思

受想各别立蕴大毗婆沙论七十四卷十四页云:问:大地法等诸心所中,何故别立受想为蕴;余心所法,不别立耶?胁尊者言:唯佛通达诸法性相作用差别。若法堪任独立蕴者;便独立蕴。若不堪任独立蕴者;便共立蕴。故不应责

佛教 无为不立蕴什么意思

无为不立蕴大毗婆沙论七十四卷十六页云:问:无为何故不立蕴耶?答:无蕴相故,不立为蕴。谓蕴是聚积相。无为无此相故,不立为蕴。复次无为是蕴究竟灭处,故不立蕴。如瓶衣等究竟灭处,非瓶衣等。复次诸有为法,生灭

佛教 无为不立蕴什么意思

无为不立蕴大毗婆沙论七十四卷十六页云:问:无为何故不立蕴耶?答:无蕴相故,不立为蕴。谓蕴是聚积相。无为无此相故,不立为蕴。复次无为是蕴究竟灭处,故不立蕴。如瓶衣等究竟灭处,非瓶衣等。复次诸有为法,生灭

佛教 假名有什么意思

意思为:三有之一,即假立了名字之后才有的意思,如色受想行识五蕴因缘和合假名为我,这个我其实是色受想行识,没有我的自体,而是假立了名字之后才有我。

佛教 五种因缘愚夫执有如名自性什么意思

五种因缘愚夫执有如名自性瑜伽七十三卷十六页云:复次由五因缘,当知愚夫、如名,如言,于所诠事,执有自性。所以者何?谓因问言:此事用何以为自性?答言:此事、是色自性,非是色名。或答言:此事、是受想行识自性

佛教 五种因缘愚夫执有如名自性什么意思

五种因缘愚夫执有如名自性瑜伽七十三卷十六页云:复次由五因缘,当知愚夫、如名,如言,于所诠事,执有自性。所以者何?谓因问言:此事用何以为自性?答言:此事、是色自性,非是色名。或答言:此事、是受想行识自性

佛教 受想行识取蕴什么意思

受想行识取蕴品类足论二卷十五页云:受想行识取蕴云何?谓若诸受想行识,有漏有取;于此诸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或欲、或贪、或瞋、或痴、或随一一心所随烦恼,应生时生;是名受想行识取蕴。

佛教 受想行识取蕴什么意思

受想行识取蕴品类足论二卷十五页云:受想行识取蕴云何?谓若诸受想行识,有漏有取;于此诸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或欲、或贪、或瞋、或痴、或随一一心所随烦恼,应生时生;是名受想行识取蕴。

佛教 受想行识什么意思

意思为:五蕴中之后四蕴,此四蕴属于心法,故又名非色的四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