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十二支业惑事摄分别什么意思
Posted 佛教
篇首语:缥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十二支业惑事摄分别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十二支业惑事摄分别
瑜伽五十六卷十八页云:复次十二支中,二、业所摄。谓行及有。三、烦恼摄。谓无明、爱、取。当知所余,皆事所摄。又二业中,初是引业所摄。谓行。后、是生业所摄。谓有。三烦恼中,一、能发起引业。谓无明。二、能发起生业。谓爱、取。余事所摄支中,二、是未来苦支所摄。谓生、老死。五、是未来苦因所摄。谓现法中,从行缘识,乃至触缘受。又即五支,亦是现在苦支所摄。由先世因,今得生起果异熟摄。谓识名色、六处、触、受。相关参考
十二支实有非实有分别瑜伽十卷十四页云:复次是十二支缘起,几支是实有?谓九。几支非实有?谓余。
十二支实有非实有分别瑜伽十卷十四页云:复次是十二支缘起,几支是实有?谓九。几支非实有?谓余。
十二支中三杂染分别瑜伽十卷八页云:问:此十二支,几是烦恼道?几是业道?几是苦道?答:三、是烦恼道,二、是业道,余是苦道。
十二支中三杂染分别瑜伽十卷八页云:问:此十二支,几是烦恼道?几是业道?几是苦道?答:三、是烦恼道,二、是业道,余是苦道。
十二支一事非一事分别瑜伽十卷十四页云:几一事为自性?谓五。即无明、识、触、受、爱。几非一事为自性?谓余。
十二支一事非一事分别瑜伽十卷十四页云:几一事为自性?谓五。即无明、识、触、受、爱。几非一事为自性?谓余。
十二支生果分别瑜伽十卷十四页云:复次几支能生爱非爱境界果?几支能生自体果?谓前六支、能生前果。后三支、能生后果。一支、俱生二果。
十二支生果分别瑜伽十卷十四页云:复次几支能生爱非爱境界果?几支能生自体果?谓前六支、能生前果。后三支、能生后果。一支、俱生二果。
十二支染不染分别瑜伽十卷十五页云:问:几支、染污?几支、不染污?答:三染。余通二种。若不染污;善及无覆无记、别故;分为二种。应知。
十二支三界分别瑜伽十卷十五页云:问:几支欲界系?答:一切支。和合等起故。问:几支、色界系?答:一切一分。问:云何应知彼有老耶?答:彼诸行有朽坏腐败性故。如色界系,当知无色界系,亦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