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十二支以何法为体什么意思
Posted 差别
篇首语:千金一刻莫空度,老大无成空自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十二支以何法为体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十二支以何法为体
俱舍论九卷十页云:无明等支,何法为体?颂曰:宿惑位无明。宿诸业名行。识、正结生蕴。六处前名色,从生眼等根。三和前六处。于三受因异,未了知名触。在婬爱前受。贪资具婬爱。为得诸境界。遍驰求名取。有、谓正能造。牵当有果业。结当有名生。至当受老死。论曰:于宿生中诸烦恼位,至今果熟,总谓无明。彼与无明俱时行故。由无明力,彼现行故。如说王行,非无导从。王俱胜故,总谓王行。于宿生中福等业位,至今果熟,总得行名。初句位言,流至老死。于母胎等正结生时,一刹那位,五蕴名识。结生识后,六处生前,中间诸位,总称名色。此中应说四处生前,而言六者;据满立故。眼等已生,至根境识,未和合位,得六处名。已至三和,未了三受因差别位;总名为触。已了三受因差别相,未起婬贪;此位名受。贪妙资具,婬爱现行,未广追求;此位名爱。为得种种上妙境界,周遍驰求。此位名取。因驰求故,积集能牵当有果业;此位名有。由是业力,从此舍命,正结当有;此位名生。当有生支,即如今识。生刹那后,渐增乃至当来受位,总名老死。如是老死,即如今世名色六处触受四支。辩十二支体别如是。相关参考
十二支以三二为性俱舍论九卷十三页云:又应知此说缘起门,虽有十二支;而三二为性。三、谓惑业事。二、谓果与因。其义云何?颂曰:三烦恼、二业、七事亦名果。略果及略因,由中可比二。论曰:无明、爱、取、烦恼为性
十二支以三二为性俱舍论九卷十三页云:又应知此说缘起门,虽有十二支;而三二为性。三、谓惑业事。二、谓果与因。其义云何?颂曰:三烦恼、二业、七事亦名果。略果及略因,由中可比二。论曰:无明、爱、取、烦恼为性
四静虑四支五支差别显扬十九卷十二页云:问:于诸静虑,有几支耶?答:初有五支。何等为五?谓寻、伺、喜、乐、心一境性。第二静虑有四支。谓内等净、喜、乐、心一境性。问:内等性,以何法为体?答:以念正知及舍为
四静虑四支五支差别显扬十九卷十二页云:问:于诸静虑,有几支耶?答:初有五支。何等为五?谓寻、伺、喜、乐、心一境性。第二静虑有四支。谓内等净、喜、乐、心一境性。问:内等性,以何法为体?答:以念正知及舍为
退瑜伽七十八卷十九页云:于善说法毗奈耶中,不修习故;说名为退。非见过失,故名为退。二解 大毗婆沙论六十卷十八页云:问:退以何法为自性耶?有作是说:若起如是烦恼诸缠现前故退;即以此法为退自性。若作是说:
意思为:十二因缘。
十二支实有非实有分别瑜伽十卷十四页云:复次是十二支缘起,几支是实有?谓九。几支非实有?谓余。
十二支实有非实有分别瑜伽十卷十四页云:复次是十二支缘起,几支是实有?谓九。几支非实有?谓余。
十二支中三杂染分别瑜伽十卷八页云:问:此十二支,几是烦恼道?几是业道?几是苦道?答:三、是烦恼道,二、是业道,余是苦道。
十二支中三杂染分别瑜伽十卷八页云:问:此十二支,几是烦恼道?几是业道?几是苦道?答:三、是烦恼道,二、是业道,余是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