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六识三性容俱什么意思

Posted 意识

篇首语: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六识三性容俱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六识三性容俱

成唯识论五卷十二页云:有义、六识三性容俱。率尔等流眼等五识,或多或少,容俱起故。五识与意,虽定俱生;而善性等,不必同故。前所设难,于此唐捐。故瑜伽说:若遇声缘,从定起者;与定相应意识俱转,余耳识生。非唯彼定相应意识能取此声。若不尔者;于此音声,不领受故;不应出定。非取声时即便出定。领受声已;若有希望;后时方出。在定耳识,率尔闻声,理应非善。未转依者,率尔堕心,定无记故。由此诚证五俱意识,非定与五善等性同。诸处但言五俱意识亦缘五境,不说同性。杂集论说:等引位中五识无者;依多分说。若五识中三性俱转;意随偏注,与彼同性。无偏注者,便无记性。故六转识,三性容俱。得自在位,唯善性摄。佛色心等,道谛摄故。已永灭除戏论种故。

相关参考

佛教 六识三受容俱什么意思

六识三受容俱成唯识论五卷十七页云:有义、六识三受容俱。顺违中境,容俱受故。意不定与五受同故。于偏注境,起一受故。无偏注者,便起舍故。由斯六识,三受容俱。得自在位,唯乐喜舍。诸佛已断忧苦事故。

佛教 六识三受容俱什么意思

六识三受容俱成唯识论五卷十七页云:有义、六识三受容俱。顺违中境,容俱受故。意不定与五受同故。于偏注境,起一受故。无偏注者,便起舍故。由斯六识,三受容俱。得自在位,唯乐喜舍。诸佛已断忧苦事故。

佛教 六识通三性摄什么意思

六识通三性摄成唯识论五卷十一页云:此六转识、何性摄耶?谓善不善俱非性摄。俱非者:谓无记。非善不善,故名俱非。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人天乐果,虽于此世能为顺益;非于他世。故不名善。能为此世他世违损

佛教 六识通三性摄什么意思

六识通三性摄成唯识论五卷十一页云:此六转识、何性摄耶?谓善不善俱非性摄。俱非者:谓无记。非善不善,故名俱非。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人天乐果,虽于此世能为顺益;非于他世。故不名善。能为此世他世违损

佛教 四不定三性分别什么意思

四不定三性分别成唯识论七卷三页云:悔眠但与十善容俱。此唯在欲。无轻安故。寻伺,容与十一善俱。初静虑中,轻安俱故。悔、但容与无明相应。此行相麤,贪等细故。睡眠、寻、伺、十烦恼俱。此彼展转,不相违故。悔与

佛教 四不定三性分别什么意思

四不定三性分别成唯识论七卷三页云:悔眠但与十善容俱。此唯在欲。无轻安故。寻伺,容与十一善俱。初静虑中,轻安俱故。悔、但容与无明相应。此行相麤,贪等细故。睡眠、寻、伺、十烦恼俱。此彼展转,不相违故。悔与

佛教 四不定与五别境容俱什么意思

四不定与五别境容俱成唯识论七卷三页云:四皆容与五别境俱。行相,所缘,不相违故。

佛教 四不定与五别境容俱什么意思

四不定与五别境容俱成唯识论七卷三页云:四皆容与五别境俱。行相,所缘,不相违故。

佛教 等流习气什么意思

为「异熟习气」之对称。又作名言习气、名言种子。即瑜伽行派与法相宗所说,由「七转识」之善、恶、无记等三性为同类因,而薰成第八识中之名言种子。等流,谓流类相等或相似;习气,为种子之异称。由前六识所招感异熟

佛教 等流习气什么意思

为「异熟习气」之对称。又作名言习气、名言种子。即瑜伽行派与法相宗所说,由「七转识」之善、恶、无记等三性为同类因,而薰成第八识中之名言种子。等流,谓流类相等或相似;习气,为种子之异称。由前六识所招感异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