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入灭尽定时有二种法多有所作什么意思
Posted 一下吧
篇首语: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远只能是死水一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入灭尽定时有二种法多有所作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入灭尽定时有二种法多有所作
瑜伽十二卷二十一页云:将欲趣入灭尽定时,有二种法,多有所作。谓奢摩他,毘钵舍那。云何奢摩他?云何毘钵舍那?云何此二多有所作?谓于此义中,八次第定,名奢摩他;所有圣慧,名毘钵舍那。于此二中,随阙一种,即不能入灭尽等至。要具此二,方能趣入;是故此二,多有所作。相关参考
入灭尽定出灭尽定瑜伽十二卷二十一页云:问:入灭定时,无有分别我当入定,我当出定。正在定时,心寂灭故;远离加行。将出定时,心先灭故;亦无作意。云何能入?云何能出?答:先于其心,善修治故;若有诸行诸状诸相
入灭尽定出灭尽定瑜伽十二卷二十一页云:问:入灭定时,无有分别我当入定,我当出定。正在定时,心寂灭故;远离加行。将出定时,心先灭故;亦无作意。云何能入?云何能出?答:先于其心,善修治故;若有诸行诸状诸相
五种法多有所作瑜伽八十九卷三页云:复次心清净行苾刍、有五种法,多有所作。何等为五?一、正教授。二、奢摩他支。三、毘钵舍那支。四、无间殷重加行。五、出世间慧。如彼卷三页至六页广释。
五种法多有所作瑜伽八十九卷三页云:复次心清净行苾刍、有五种法,多有所作。何等为五?一、正教授。二、奢摩他支。三、毘钵舍那支。四、无间殷重加行。五、出世间慧。如彼卷三页至六页广释。
入灭定时灭三种行瑜伽十二卷二十一页云:问:入灭定时,云何次第灭三种行?答:此有二种。谓行时、住时。若于行时;亦起言说。于初静虑,有此作用。有语行故。若于住时;从第二静虑已上,次第定力,彼三种行,次第而
入灭定时灭三种行瑜伽十二卷二十一页云:问:入灭定时,云何次第灭三种行?答:此有二种。谓行时、住时。若于行时;亦起言说。于初静虑,有此作用。有语行故。若于住时;从第二静虑已上,次第定力,彼三种行,次第而
入灭尽定识不离身摄论一卷十五页云:又入灭定,识不离身。圣所说故。此中异熟识,应成不离身。非为治此,灭定生故。又非出定,此识复生。由异熟识,既间断已;离结相续,无重生故。又若有执,以意识故;灭定有心。此
入灭尽定识不离身摄论一卷十五页云:又入灭定,识不离身。圣所说故。此中异熟识,应成不离身。非为治此,灭定生故。又非出定,此识复生。由异熟识,既间断已;离结相续,无重生故。又若有执,以意识故;灭定有心。此
禅定之一种。阿罗汉等圣者于修四禅定、四无色定、灭尽定等九次第定时,观息、色、心三事之禅法。又作通明观禅、通明观。修此禅定时,必通观息、色、心三事而彻见无碍,故称通明;又能得六通、三明,故称通明。大方等
禅定之一种。阿罗汉等圣者于修四禅定、四无色定、灭尽定等九次第定时,观息、色、心三事之禅法。又作通明观禅、通明观。修此禅定时,必通观息、色、心三事而彻见无碍,故称通明;又能得六通、三明,故称通明。大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