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依二种道施设四种行相什么意思

Posted 一下吧

篇首语:智者不为愚者谋,勇者不为怯者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依二种道施设四种行相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依二种道施设四种行相

瑜伽八十七卷十七页云:复次依二种道,当知施设四种行相。云何依二种道?谓依见道,及依修道。云何施设四种行相?一、应遍知行相,二、应永断行相,三、应作证行相,四、应修习行相。如是四种、三依见道,一依修道。入见道时,谛现观俱能遍知苦,断一分集,证一分灭。于彼一分能断证者、于修道中、为求无余断、及证故;如所得道,应勤修习。因修如是诸思择道、及修道故;永断余集,证得余灭。

相关参考

佛教 三有为相依二种行流转安立什么意思

三有为相依二种行流转安立瑜伽八十八卷十一页云:复次法有二种。一者、有为。二者、无为。此中有为,是无常性。三有为相,施设可得。一、生。二、灭。三、住异性。如是三相,依二种行,流转安立。一、依生身展转流转

佛教 三有为相依二种行流转安立什么意思

三有为相依二种行流转安立瑜伽八十八卷十一页云:复次法有二种。一者、有为。二者、无为。此中有为,是无常性。三有为相,施设可得。一、生。二、灭。三、住异性。如是三相,依二种行,流转安立。一、依生身展转流转

佛教 二种行相什么意思

 (名数)此行相有俱舍唯识之异义。俱舍以许直缘心外之境,故心外之境为所缘,心内之行相即所缘也。唯识不许直缘心外之境,必于心内现影像,以之为所缘更起能缘之相,申言之,即心内有能缘所缘之二相,所缘名相分,

佛教 二种行相什么意思

 (名数)此行相有俱舍唯识之异义。俱舍以许直缘心外之境,故心外之境为所缘,心内之行相即所缘也。唯识不许直缘心外之境,必于心内现影像,以之为所缘更起能缘之相,申言之,即心内有能缘所缘之二相,所缘名相分,

佛教 二种道不同分什么意思

二种道不同分瑜伽九十卷十五页云:略有二种道不同分。一、自性不同分,二、行相不同分。若趣苦集行,若趣苦灭行,是名自性不同分。当知初一,能趣杂染;第二、能趣清净。是名此中不同分义。即此趣灭行,或有有为共相

佛教 乘施设建立什么意思

乘施设建立瑜伽四十六卷十四页云:云何名乘施设建立?谓声闻乘、及独觉乘、无上大乘。如是三种、一一各由七种行相,施设建立。是名为乘施设建立。初声闻乘七行相者:一、于四圣谛,无颠倒慧。二、此慧所依。三、此慧

佛教 乘施设建立什么意思

乘施设建立瑜伽四十六卷十四页云:云何名乘施设建立?谓声闻乘、及独觉乘、无上大乘。如是三种、一一各由七种行相,施设建立。是名为乘施设建立。初声闻乘七行相者:一、于四圣谛,无颠倒慧。二、此慧所依。三、此慧

佛教 二种道什么意思

二种道世亲释八卷十六页云:二种道者,一、资粮道,二、依止道。资粮道者,谓施戒忍,及与精进,波罗蜜多。依止道者,即是静虑波罗蜜多。

佛教 五种行相观察诸行什么意思

五种行相观察诸行瑜伽八十八卷七页云:云何名为五种行相观察诸行?一者、观察诸行自性。二者、观察诸行因缘。三者、观察杂染因缘。四者、观察清净因缘。五者、观察清净。

佛教 五种行相观察诸行什么意思

五种行相观察诸行瑜伽八十八卷七页云:云何名为五种行相观察诸行?一者、观察诸行自性。二者、观察诸行因缘。三者、观察杂染因缘。四者、观察清净因缘。五者、观察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