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五遍行心所作业什么意思
Posted 佛教
篇首语: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五遍行心所作业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五遍行心所作业
显扬十八卷四页云:今当略说作意触受想思五种遍行心法作业。颂曰:引心、三分别,领位、审了相,得失等营为,名作意等业。论曰:引发于心,是作意业。三和分别,是触业。领纳违顺俱相违位,是受业。审了位相,是想业。为造功德过失俱非,是思业。相关参考
阿赖耶识恒与五遍行心所相应成唯识论三卷一页云:此识与几心所相应?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阿赖耶识,无始时来,乃至未转,于一切位,恒与此五心所相应。以是遍行心所摄故。
(名数)周徧于一切心王心所而相应之五种心所也。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成唯识论第三曰:「此识与几心所相应,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阿赖耶识,无始时来,乃至未转,于一切位,恒与此五心所
(名数)周徧于一切心王心所而相应之五种心所也。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成唯识论第三曰:「此识与几心所相应,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阿赖耶识,无始时来,乃至未转,于一切位,恒与此五心所
梵语sarvatraga。(一)为唯识宗所立六位心所之一。与「别境」相对。指任何认识作用发生时,所生起之心理活动,因其具有普遍性,故称遍行。包括:触、作意、受、想、思等五种心所,称为五遍行。(参阅「五
梵语sarvatraga。(一)为唯识宗所立六位心所之一。与「别境」相对。指任何认识作用发生时,所生起之心理活动,因其具有普遍性,故称遍行。包括:触、作意、受、想、思等五种心所,称为五遍行。(参阅「五
意思为:指心所的遍行,有的心所,遍于善恶无记三性,遍于三界九地,遍于有漏无漏,世出世间,遍与八识心王相应,因为遍于上述四者,所以名遍行。遍行心所有五种,即作意、触、受、想、思,此五种皆与五识心王,初念
阿赖耶识相应转相瑜伽五十一卷五页云:云何建立相应转相?谓阿赖耶识、与五遍行心相应法,恒共相应。谓作意、触、受、想、思。如是五法、亦唯异熟所摄。最极微细。世聪慧者,亦难了故。亦常一类缘境而转。又阿赖耶识
遍行因俱舍论六卷十页云:第五遍行因相云何?颂曰:遍行、谓前遍为同地染因。论曰:遍行因者:谓前已生遍行诸法、与后同地染污诸法、为遍行因。遍行诸法、随眠品中遍行义处、当广分别。此与染法为通因故;同类因外,
梵语manaskāra,manasi-kāra或manah-kāra。心所之名。即突然警觉而将心投注某处以引起活动之精神作用。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为有部大地法之一,亦为法相宗五遍行之一。
梵语manaskāra,manasi-kāra或manah-kāra。心所之名。即突然警觉而将心投注某处以引起活动之精神作用。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为有部大地法之一,亦为法相宗五遍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