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五根与三十七觉品法相摄什么意思

Posted 谓语

篇首语:我们这个世界,从不会给一个伤心的落伍者颁发奖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五根与三十七觉品法相摄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五根与三十七觉品法相摄

瑜伽五十七卷二十二页云:问:五根、三十七觉品法,为五摄三十七?三十七摄五耶?答:三十七摄五;非五摄三十七。不摄何等?谓语业、命、喜、安、舍。如是或六或四,彼所不摄。

相关参考

佛教 十四种根与三聚有情相摄什么意思

十四种根与三聚有情相摄瑜伽五十七卷二十二页云:问:十四种根,三聚有情,为十四摄三,三摄十四耶?答:三摄十四。非十四摄三。不摄何等?谓外处少分。三聚有情者:谓欲界、色界、无色界。

佛教 十四种根与三聚有情相摄什么意思

十四种根与三聚有情相摄瑜伽五十七卷二十二页云:问:十四种根,三聚有情,为十四摄三,三摄十四耶?答:三摄十四。非十四摄三。不摄何等?谓外处少分。三聚有情者:谓欲界、色界、无色界。

佛教 三十七觉分什么意思

三十七觉分俱舍论二十五卷十二页云:道亦名为菩提分法。此有几种?名义云何?颂曰:觉分三十七。谓四念住等。觉谓尽无生。顺此故名分。论曰:经说觉分,有三十七。谓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

佛教 三十七觉分什么意思

三十七觉分俱舍论二十五卷十二页云:道亦名为菩提分法。此有几种?名义云何?颂曰:觉分三十七。谓四念住等。觉谓尽无生。顺此故名分。论曰:经说觉分,有三十七。谓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

佛教 三十七觉分有漏无漏分别什么意思

三十七觉分有漏无漏分别俱舍论二十五卷十五页云:此三十七,几通有漏?几无漏耶?颂曰:七觉八道支,一向是无漏。三四五根力,皆通于二种。论曰:此中七觉八圣道支,唯是无漏。唯于修道见道位中,方建立故。世间亦有

佛教 三十七觉分有漏无漏分别什么意思

三十七觉分有漏无漏分别俱舍论二十五卷十五页云:此三十七,几通有漏?几无漏耶?颂曰:七觉八道支,一向是无漏。三四五根力,皆通于二种。论曰:此中七觉八圣道支,唯是无漏。唯于修道见道位中,方建立故。世间亦有

佛教 菩提分什么意思

 (术语)Bodhyaṅga,总为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八正三十七道品之名,别为三十七道品中七觉支之名。分者支分之义,七种或三十七科之道行支分,故名分。又分者因之义,七种或三十七

佛教 菩提分什么意思

 (术语)Bodhyaṅga,总为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八正三十七道品之名,别为三十七道品中七觉支之名。分者支分之义,七种或三十七科之道行支分,故名分。又分者因之义,七种或三十七

佛教 三十七觉分何地分别什么意思

三十七觉分何地分别俱舍论二十五卷十五页云:此三十七、何地有几?颂曰:初静虑、一切。未至、除喜根。二静虑、除寻。三四中、除二。前三无色地,除戒前二种。于欲界有顶,除觉及道支。论曰:初静虑中,具三十七。于

佛教 三十七觉分何地分别什么意思

三十七觉分何地分别俱舍论二十五卷十五页云:此三十七、何地有几?颂曰:初静虑、一切。未至、除喜根。二静虑、除寻。三四中、除二。前三无色地,除戒前二种。于欲界有顶,除觉及道支。论曰:初静虑中,具三十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