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不受后有什么意思
Posted 阿罗汉
篇首语:艺术是生活的镜像,生活给了艺术再创造的灵感和力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不受后有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不受后有
瑜伽八十三卷十七页云:不受后有者:谓于七有,亦永尽故。二解 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卷八页云:不受后有者:显无生智。问:非一切阿罗汉,皆得无生智;何故诸契经初,皆说阿罗汉不受后有耶?有作是说:佛于经中,随有者说。而结集者,通冠经初。复有说者;结集法者,皆得愿智无碍解等殊胜功德。观察世尊说诸经时,阿罗汉众,若有无生智者;即亦说彼不受后有。若无无生智者;即不说彼不受后有。后诵持者,不善简别;故通诵在一切经初。尊者妙音作如是说:诸阿罗汉,皆无后有。故通说为不受后有。不说无生智为不受后有。故不相违。胁尊者曰:若诸烦恼,未断未遍知者;皆不说为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若诸烦恼,已断已遍知者;皆总说为我生已尽,乃至不受后有。
相关参考
指阿罗汉成道时,依无生智而诵出之四句偈,较常见者有「诸漏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或杂阿含经最常用之「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其中,「生已尽」与「诸漏已尽」同义,意指
指阿罗汉成道时,依无生智而诵出之四句偈,较常见者有「诸漏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或杂阿含经最常用之「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其中,「生已尽」与「诸漏已尽」同义,意指
指阿罗汉成道时,依无生智而诵出之四句偈,较常见者有「诸漏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或杂阿含经最常用之「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其中,「生已尽」与「诸漏已尽」同义,意指
指阿罗汉成道时,依无生智而诵出之四句偈,较常见者有「诸漏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或杂阿含经最常用之「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其中,「生已尽」与「诸漏已尽」同义,意指
意思为:声闻乘中的最高果位名,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
所作已办瑜伽八十三卷十七页云:所作已办者:谓一切结,永无余故;一切道果,已证得故。又云:所作已办不受后有者:谓阿罗汉。二解 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卷八页云:所作已办者:一切烦恼,皆已断故。一切所作,已究竟故
所作已办瑜伽八十三卷十七页云:所作已办者:谓一切结,永无余故;一切道果,已证得故。又云:所作已办不受后有者:谓阿罗汉。二解 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卷八页云:所作已办者:一切烦恼,皆已断故。一切所作,已究竟故
四种解了行瑜伽八十三卷十七页云:复次我生已尽者:谓第八有等。梵行已立者:谓于圣道,究竟修故;无复退失。所作已办者:谓一切结,永无余故;一切道果,已证得故。不受后有者:谓于七有,亦永尽故。又我生已尽者:
四种解了行瑜伽八十三卷十七页云:复次我生已尽者:谓第八有等。梵行已立者:谓于圣道,究竟修故;无复退失。所作已办者:谓一切结,永无余故;一切道果,已证得故。不受后有者:谓于七有,亦永尽故。又我生已尽者:
一刹那业有现受生受后受差别瑜伽六十卷十三页云:或有所生一刹那业,唯现法受;或有所生一刹那业,亦现法受,亦于生受;或有所生一刹那业,三时皆受。譬如一缕,其量微小,能持一华。一系华已。势力便尽;不能复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