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三等至中谁能断惑什么意思

Posted 一下吧

篇首语: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三等至中谁能断惑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等至中谁能断惑

俱舍论二十八卷十五页云:三等至中,何等力能断诸烦恼?颂曰:无漏能断惑,及诸净近分。论曰:诸无漏定,皆能断惑。本净尚无能;况诸染能断。不能断下。已离染故。不能断自。自所缚故。不能断上。以胜己故。若净近分;亦能断惑。以皆能断次下地故。中间摄净,亦不能断。

相关参考

佛教 三慧断惑差别什么意思

三慧断惑差别大毗婆沙论一百八十七卷四页云:复有三种。谓闻思修所成差别。问:此三、何者能断烦恼?答:修所成,能断烦恼;非余。问:何故闻所成,不能断烦恼耶?答:此必依名,乃于义转。唯不待名于义转道,能断烦

佛教 三慧断惑差别什么意思

三慧断惑差别大毗婆沙论一百八十七卷四页云:复有三种。谓闻思修所成差别。问:此三、何者能断烦恼?答:修所成,能断烦恼;非余。问:何故闻所成,不能断烦恼耶?答:此必依名,乃于义转。唯不待名于义转道,能断烦

佛教 四念住断惑差别什么意思

四念住断惑差别大毗婆沙论一百八十七卷四页云:复有四种。谓身、受、心、法。问:此四何者能断烦恼?答:法念住,能断烦恼;非余。问:何故前三念住,不能断烦恼耶?答:彼是自相作意所摄故。唯共相作意所摄道,能断

佛教 四念住断惑差别什么意思

四念住断惑差别大毗婆沙论一百八十七卷四页云:复有四种。谓身、受、心、法。问:此四何者能断烦恼?答:法念住,能断烦恼;非余。问:何故前三念住,不能断烦恼耶?答:彼是自相作意所摄故。唯共相作意所摄道,能断

佛教 四种作意什么意思

四种作意瑜伽二十八卷十一页云:复有所余四种作意。一、随顺作意。二、对治作意。三、顺清净作意。四、顺观察作意。云何随顺作意?谓于所缘、深生厌坏,起正加行,而未断惑。云何对治作意?谓能断惑。云何顺清净作意

佛教 四种作意什么意思

四种作意瑜伽二十八卷十一页云:复有所余四种作意。一、随顺作意。二、对治作意。三、顺清净作意。四、顺观察作意。云何随顺作意?谓于所缘、深生厌坏,起正加行,而未断惑。云何对治作意?谓能断惑。云何顺清净作意

佛教 厌与离四句分别什么意思

厌与离四句分别俱舍论二十五卷十九页云:若事能厌,必能离邪?不尔。云何?颂曰:厌缘苦集慧。离缘四能断。相对互广狭。故应成四句。论曰:唯缘苦集所起忍智,说名为厌。余则不然。四谛境中所起忍智、能断惑者,皆得

佛教 厌与离四句分别什么意思

厌与离四句分别俱舍论二十五卷十九页云:若事能厌,必能离邪?不尔。云何?颂曰:厌缘苦集慧。离缘四能断。相对互广狭。故应成四句。论曰:唯缘苦集所起忍智,说名为厌。余则不然。四谛境中所起忍智、能断惑者,皆得

佛教 正断作意什么意思

正断作意瑜伽十一卷十六页云:正断作意者:谓由此故;俱作二事。即遍知所缘,复能断惑也。

佛教 正断作意什么意思

正断作意瑜伽十一卷十六页云:正断作意者:谓由此故;俱作二事。即遍知所缘,复能断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