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三摩呬多地什么意思
Posted 功德
篇首语:缥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三摩呬多地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摩呬多地
梵三摩呬多,此云等引。此地复有四种。一者、静虑。二者、解脱。三者、等持。四者、等至。如瑜伽十一卷一页至十三卷十二页广说。二解 瑜伽释十五页云:所言三摩呬多地者:谓胜定地、离沈掉等。平等能引,或引平等,或是平等所引发故;名等引地。有义,此名唯摄一切有心诸定。皆能平等引功德故。不通无心。以前颂中言三摩地俱故。三摩地者,是别境中心数法故。二无心定,不能等引诸功德故;非等引地。若尔;何故等引地说:此等引地,略有四种。谓静虑、解脱、等持、等至。言静虑者,谓四静虑。言解脱者,谓八解脱。言等持者,谓空等持,无愿等持,无相等持。言等至者,谓五现见等至,八胜处等至,十遍处等至,四无色等至,无想等至,灭尽等至?此无有失。二无心定,是等引果,故与其名。实非等引。有义,此名通有心位,及无心位,所有定体。若有心定,平等能引诸功德故;亦引平等根大等故;及离沈掉戒无悔等,平等方便所引发故;名为等引。若无心定,虽不能引殊胜功德;而引平等根大等故;是平等定所引发故;亦名等引。若尔,何故前颂中言三摩地俱?此无有失。颂中文略,且言彼俱。其实等引,非俱亦是。后说等引,通无心故。如实义者,等引地名,有通有局。有心无心两位俱摄,故名为通。后说无想灭尽定,亦是等引地体故。唯在有漏无漏胜定;非欲界等一切散心。故名为局。以后说言唯静虑等名等引地;非于欲界心一境性。由此等引,无悔欢喜安乐所引;欲界不尔。准此上界,若在散心,亦非等引。同欲界故。由此相对,得作四句。或等持俱,非等引地。谓欲界等散心位中三摩地俱心心所等。或等引地,非等持俱。谓定位中三摩地体、及无想定灭尽定位所有诸法。或等持俱,亦等引地。谓诸静虑,及诸无色,有心定位心心所等。除三摩地。或有俱非。谓除上位所有诸法。又三摩地,三摩钵底,三摩呬多,名有意狭。三摩地名,目心数中等持一法。通摄一切有心位中心一境性;通定散位。然诸经论,就胜但说空无愿等,名三摩地。三摩钵底,通目一切有心无心诸定位中所有定体。诸经论中,就胜唯说五现见等相应诸定,名为等至。等引地名,通目一切有心无心定位功德,故此地中,通摄一切定位功德。由是总故,偏目地名。言非三摩呬哆地者,翻上易了。无烦广释。如是二地,总摄一切定非定位所有诸法。
相关参考
非三摩呬多地瑜伽十三卷十二页云:已说三摩呬多地;云何非三摩呬多地?当知此地相,略有十二种。或有自性不定故,名非定地。谓五识身。或有阙轻安故,名非定地。谓欲界系诸心心法。彼心心法,虽复亦有心一境性;然无
三摩呬多地决择如瑜伽六十二卷一页至六十三卷十页广说。
三摩呬多地决择如瑜伽六十二卷一页至六十三卷十页广说。
非三摩呬多地决择如瑜伽六十三卷十页至十一页广说。
即十七种境界。在修瑜伽行之际,依行者之行共有十七种境界。即:(一)五识身相应地,(二)意地,(三)有寻有伺地,(四)无寻唯伺地,(五)无寻无伺地,(六)三摩呬多地,(七)非三摩呬多地,(八)有心地,(
即十七种境界。在修瑜伽行之际,依行者之行共有十七种境界。即:(一)五识身相应地,(二)意地,(三)有寻有伺地,(四)无寻唯伺地,(五)无寻无伺地,(六)三摩呬多地,(七)非三摩呬多地,(八)有心地,(
(术语)Samāhitg,禅定之一种。译为等引。谓能引诸功德也。见玄应音义。
(术语)Samāhitg,禅定之一种。译为等引。谓能引诸功德也。见玄应音义。
意思为:瑜伽师地论所说的十七种法门,即五识身相应地、意地、有寻有伺地、无寻有伺地、无寻无伺地、三摩呬多地、非呬三摩多、有心地、无心地、闻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有余依地、无
有心无心二地瑜伽十三卷十三页云:已说非三摩呬多地;云何有心地?云何无心地?谓此二地,俱由五门,应知其相。一、地施设建立门,二、心乱不乱建立门,三、生不生建立门,四、分位建立门,五、第一义建立门。地施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