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七种第一义法涅槃品法什么意思
Posted 一下吧
篇首语: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七种第一义法涅槃品法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七种第一义法涅槃品法
瑜伽十四卷二十二页云:又有七种第一义法涅槃品法,能令正法,无退久住。一、闻所成慧。二、思所成慧。三、修所成慧。四、不为恶缘,侵损依止。五、正求财法。六、无增上慢。七、于可供养不可供养补特伽罗,能善简择此可供养,此不可供养。此中由闻慧故;于未了义,能正解了。由思慧故;于未善决定义,能善思惟。由修慧故;断诸烦恼。由无恶缘侵损依止故;堪能修断。正求财法故;速证通慧。无增上慢故;于下品所证,不生喜足。能善拣择补特伽罗故;于诸世智大福者等,不乐亲近,亦不供养;唯乐亲近供养少欲者等。相关参考
全称七种第一义境界。乃诸佛所证所得之境界,计有心境界、慧境界、智境界、见境界、过二见境界、过佛子地境界、入如来地内行境界等七种。约其极处,悉皆成就,故总称第一义。(一)心境界,心乃中道之理心。此为诸佛
即以诸法实相为涅槃。特别为中观学派所提倡。中论卷四观涅槃品(大三○‧三六中):「分别推求诸法,有亦无,无亦无,有无亦无,非有非无亦无,是名诸法实相,亦名如法性实际涅槃。」意谓世间诸法之实相即是毕竟空,
即以诸法实相为涅槃。特别为中观学派所提倡。中论卷四观涅槃品(大三○‧三六中):「分别推求诸法,有亦无,无亦无,有无亦无,非有非无亦无,是名诸法实相,亦名如法性实际涅槃。」意谓世间诸法之实相即是毕竟空,
(术语)涅槃之妙乐也。起信论曰:「以无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恼众生,令得涅槃第一义乐。」
(术语)涅槃之妙乐也。起信论曰:「以无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恼众生,令得涅槃第一义乐。」
梵语paramārtha-śūnyatā。十八空之一。指大乘至极之涅槃、诸法实相为空。又作胜义空、真实空。涅槃、诸法实相为第一义无上法,非常非灭,不受不著,其性自尔,本无今有,今有还无,故为空,称为「
梵语paramārtha-śūnyatā。十八空之一。指大乘至极之涅槃、诸法实相为空。又作胜义空、真实空。涅槃、诸法实相为第一义无上法,非常非灭,不受不著,其性自尔,本无今有,今有还无,故为空,称为「
梵语paramārtha-śūnyatā。十八空之一。指大乘至极之涅槃、诸法实相为空。又作胜义空、真实空。涅槃、诸法实相为第一义无上法,非常非灭,不受不著,其性自尔,本无今有,今有还无,故为空,称为「
梵语paramārtha-śūnyatā。十八空之一。指大乘至极之涅槃、诸法实相为空。又作胜义空、真实空。涅槃、诸法实相为第一义无上法,非常非灭,不受不著,其性自尔,本无今有,今有还无,故为空,称为「
(名数)如来有七种之性自性,性者即不变迁之义,此不变迁之性即为如来之自性,故名性自性。一集性自性,集即聚也,其性自性,即是万善聚集之因,是约于圣而论。故经曰:即三世如来性自性第一义心也。二性自性,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