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十二种不定地什么意思
Posted 所得
篇首语: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十二种不定地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十二种不定地
瑜伽六十三卷十页云:或有由自性故,名不定地。谓五识身。或有阙轻安故,名不定地。谓在欲界诸心心法。或有未发趣故,名不定地。谓受欲者。或有散乱故,名不定地。谓始业者,虽修习定;而于五欲,其心流散。或有太聚故,名不定地。谓始业者,于内境界,略聚其心;便生沉没。或未得故,名不定地。谓即散心相应诸法。或未圆满故,名不定地。谓未证得加行究竟作意。或杂染故,名不定地。谓虽证得加行究竟果作意;而于彼定,多生爱味。或不自在故,名不定地。谓即由彼染污心故,不得自在。或不清净故,名不定地。谓未永害烦恼随眠。或出定故,名不定地。谓从已得三摩地起,而不退失。或有退故;名不定地。谓从所得三摩地退,复次此中依止初不定地,为安住心,应正取相。谓青瘀相,或脓烂相。广说如前。依止第二不定地故,为得作意,应勤修习。依止第三不定地故,为得根本,应勤修习。依止第四现在前故,最初应正安住其念。为无乱故,略摄其心。由正知故,速疾摄受。依止第五现在前故,应当思惟净妙之相。又应善达沉没之相。依止第六现在前故,于师教授,能不忘失。应当安住猛利护念如理方便,应当无间殷重修习。依止第七现在前故,应于微劣所得定中,不生喜足。依止第八现在前故,于诸杂染,应观过失。设生爱味所有杂染;寻即除遣,不应恋着。依止第九现在前故,于三摩地,应无间修。又应善巧通达其相。依止第十现在前故,应当猛利修谛善巧。依第十一现在前故,为令不退,应不放逸。依第十二现在前故,即为彼事,应修远离如理作意。应随顺前,修习无间殷重方便。相关参考
不定地如十二种不定地中说。
非三摩呬多地瑜伽十三卷十二页云:已说三摩呬多地;云何非三摩呬多地?当知此地相,略有十二种。或有自性不定故,名非定地。谓五识身。或有阙轻安故,名非定地。谓欲界系诸心心法。彼心心法,虽复亦有心一境性;然无
三种聚瑜伽六十四卷十二页云:聚者有三种:一、邪性定聚,二、正性定聚,三、不定聚。邪性定聚复有二种:一、本性邪性定,二、方便邪性定。正性定亦有二种:一、本性正性定,二、方便正性定。不定亦有二种:一、本性
三种聚瑜伽六十四卷十二页云:聚者有三种:一、邪性定聚,二、正性定聚,三、不定聚。邪性定聚复有二种:一、本性邪性定,二、方便邪性定。正性定亦有二种:一、本性正性定,二、方便正性定。不定亦有二种:一、本性
亦名:屏处不定法、不定法、初不定戒、覆处不定戒,子题:屏处、覆处、障处、住信优婆私,含注戒本‧二不定法:「若比丘,共女人人女有智未命终也。独一比丘一女人在屏处屏有二种:一者见屏,若尘、若雾、若黑闇中不
(术语)心所六品之一。其性质非善非恶广通善恶无记三性,亦如彼大地法一切之心,未必随伴而起。寻,伺,睡眠,恶作,贪,瞋,慢,疑之八者属之。
(术语)心所六品之一。其性质非善非恶广通善恶无记三性,亦如彼大地法一切之心,未必随伴而起。寻,伺,睡眠,恶作,贪,瞋,慢,疑之八者属之。
(经名)一卷,唐义净译。妙吉祥问菩萨之退行不退行。佛言:有五种之行:一羊车行,二象车行,三日月神力行,四声闻神力行,五如来神力行。前二种有退,名为不定。后三种不退,名为入定。即入定与不定之法印也。
(经名)一卷,唐义净译。妙吉祥问菩萨之退行不退行。佛言:有五种之行:一羊车行,二象车行,三日月神力行,四声闻神力行,五如来神力行。前二种有退,名为不定。后三种不退,名为入定。即入定与不定之法印也。
不定瑜伽六十二卷二页云:云何不定?谓于定地,下至作意,亦不能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