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顺乐受等三业什么意思
Posted 佛教
篇首语:真正的知识是道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顺乐受等三业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顺乐受等三业
大毗婆沙论一百十五卷二页云:云何顺乐受业?谓欲界系善业,乃至第三静虑地善业。云何顺苦受业?谓不善业。云何顺不苦不乐受业?谓广果系善业,及无色界系善业。问:顺乐受业、决定能感乐受异熟果耶?余二受业、为问亦尔。若决定者;此后所说,当云何通?如后论言:颇有业不感身心受异熟,而感异熟耶?答:有。谓诸业、感色心不相应行异熟。若不定者:何故说名顺乐受业,顺苦受业,顺不苦不乐受业。有说:定感。谓顺乐受业、决定能感乐受异熟。由此故名顺乐受业。乃至顺不苦不乐受业、决定能感不苦不乐受异熟。由此故名顺不苦不乐受业。问:若尔;后所说云何通?如说:颇有业不感身心受异熟而感异熟耶?乃至广说。如彼卷一页至五页广说。相关参考
顺乐受触顺苦受触不苦不乐受触俱舍论十卷五页云:总摄一分,复成三触。一、顺乐受触。二、顺苦受触。三、顺不苦不乐受触。此三能引乐等受故,或是乐等受所领故。或能为受行相依故;名为顺受。如何触为受所领行相?依
分位摄显扬十四卷十页云:分位摄者:谓诸蕴等顺乐受等,分位所摄。二解 如十种摄中说。三解 杂集论五卷十三页云:分位摄者:谓乐位蕴界处,即自相摄。苦位、不苦不乐位、亦尔。分位等故。如色受等,虽同蕴类;然苦
分位摄显扬十四卷十页云:分位摄者:谓诸蕴等顺乐受等,分位所摄。二解 如十种摄中说。三解 杂集论五卷十三页云:分位摄者:谓乐位蕴界处,即自相摄。苦位、不苦不乐位、亦尔。分位等故。如色受等,虽同蕴类;然苦
顺乐受业瑜伽九卷七页云:顺乐受业者:谓福业、及顺三静虑受不动业。二解 瑜伽九十卷三页云:顺乐受业者:谓初二三静虑地系、及欲界系所有善业。三解 集论五卷八页云:顺乐受业者:谓从欲界乃至第三静虑所有善业。
触有二种业杂集论四卷十一页云:触有二种业。一、令诸有情,于所受用境界流转。二、与受作缘。令有情于境转者:依此为门,受用顺乐受等三种境界故。
顺现法受等三业大毗婆沙论一百十四卷九页云:云何顺现法受业?谓若业、此生造作增长,则于此生、受异熟果。是名顺现法受业。问:若业、此时造作增长;则于此时、受异熟果耶?答:不尔。所以者何?诸善恶业、要待相续
诸欲自相瑜伽三十三卷三页云:云何寻思诸欲自相?谓正寻思此为烦恼欲,此为事欲。此复三种。谓顺乐受处,顺苦受处,顺不苦不乐受处。顺乐受处,是贪欲依处,是想心倒依处。顺苦受处,是瞋恚依处,是忿恨依处。顺不苦
于六触处如实通达无智瑜伽八十四卷二十页云:或于六触处,不能如实遍通达者:谓于六处顺乐受等触所生中,彼灭寂静,不能如实遍了知故。又此加行、不能如实于法通达知见现观者:谓即于彼法、不如实知故。
于六触处如实通达无智瑜伽八十四卷二十页云:或于六触处,不能如实遍通达者:谓于六处顺乐受等触所生中,彼灭寂静,不能如实遍了知故。又此加行、不能如实于法通达知见现观者:谓即于彼法、不如实知故。
乐界法蕴足论九卷二十二页云:云何乐界?谓顺乐触所起身乐心乐,平等受受所摄,是名乐界。复次修第三静虑顺乐受触所起心乐,平等受受所摄。是名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