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静卢无色四相差别什么意思

Posted 清白

篇首语:见君一眼,倾卿一心,误我一生,伤我一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静卢无色四相差别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静卢无色四相差别

集论六卷四页云:如是静虑无色,由四种相,应广分别。谓杂染故,清白故,建立故,清净故。何等杂染故?谓四无记根。一、爱,二、见,三、慢,四、无明。由有爱故;味上静虑杂染所染。由有见故;见上静虑杂染所染。由有慢故;慢上静虑杂染所染。由无明故;疑上静虑杂染所染。如是烦恼,恒染其心,令色无色界烦恼随烦恼,相续流转。何等清白故?谓净静虑无色。由性善故,说名清白。何等建立故?有四种建立。谓支分建立,等至建立,品类建立,名想建立,云何支分建立?谓初静虑有五支。何等为五?一、寻,二、伺,三、喜,四、乐,五、心一境性。第二静虑有四支。何等为四?一、内等净,二、喜,三、乐,四、心一境性。第三静虑有五支。何等为五?一、舍,二、念,三、正知,四、乐,五、心一境性。第四静虑有四支。何等为四?一、舍清净,二、念清净,三、不苦不乐受,四、心一境性。对治支故;利益支故;彼二所依自性支故。诸无色中,不立支分。以奢摩他,一味性故。云何等至建立?谓由七种作意,证入初静虑;如是乃至非想非非想处。何等名为七种作意?谓了相作意,胜解作意,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观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云何品类建立?谓初静虑具软中上三品熏修。如初静虑,余静虑及无色,三品熏修亦尔。由软中上品熏修初静虑故。;于初静虑中,还生三异熟。如初静虑,于余静虑中,若熏修、若生果、各三品,亦尔。于无色界中,无别处所;故不立生果处所差别。然由三品熏修无色定故,彼异熟生时,有高有下;有劣有胜。云何名想建立?谓于初静虑所摄定中,诸佛世尊及得究竟大威德菩萨摩诃萨所入三摩地。彼三摩地,一切声闻及独觉等,尚不了其名;岂能知数。况复证入。如于初静虑所摄定中,于余静虑无色所摄定中,亦尔。如是所说皆依静虑波罗蜜多。何等清净故?谓初静虑中边际定,乃至非想非非想处边际定,是名清净。

相关参考

佛教 九地九品思惑什么意思

乃指三界九地各有九品思惑,合计为八十一品惑。三界总有九地,即欲界、四禅、四无色。其中欲界具有四种修(思)惑(贪、瞋、慢、无明),四禅、四无色已除瞋,尚余三惑。于各地中,总此等修惑,分上上乃至下下九品,

佛教 八十一品思惑什么意思

意思为:小乘说思惑品数有十、即欲界有贪瞋痴慢四惑,色界与无色界各有贪痴慢三惑,合而为十。此十惑分九地九品渐断之,九地者,欲界五趣为一地,色界四禅天为四地,无色界四空天为四地,共九地,每地九品,即上上品

佛教 四无色定什么意思

梵语catasraārūpya-samāpattayah。又作四空定、四空处定、四无色。指超离色法(物质)系缚之四种境界。即由思惟四无色界所得之定。若欲生于此四无色界,则必须修习四无色定;换言之,四无

佛教 四无色定什么意思

梵语catasraārūpya-samāpattayah。又作四空定、四空处定、四无色。指超离色法(物质)系缚之四种境界。即由思惟四无色界所得之定。若欲生于此四无色界,则必须修习四无色定;换言之,四无

佛教 四无色定什么意思

梵语catasraārūpya-samāpattayah。又作四空定、四空处定、四无色。指超离色法(物质)系缚之四种境界。即由思惟四无色界所得之定。若欲生于此四无色界,则必须修习四无色定;换言之,四无

佛教 四无色定什么意思

梵语catasraārūpya-samāpattayah。又作四空定、四空处定、四无色。指超离色法(物质)系缚之四种境界。即由思惟四无色界所得之定。若欲生于此四无色界,则必须修习四无色定;换言之,四无

佛教 四无色处什么意思

四无色处大毗婆沙论七十四卷五页云:如契经说:有四无色处。谓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问:何故世尊于四无色,以处声说?答:为破外道解脱执故。谓诸外道、执四无色为四涅槃。一、执空无边处名

佛教 四无色处什么意思

四无色处大毗婆沙论七十四卷五页云:如契经说:有四无色处。谓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问:何故世尊于四无色,以处声说?答:为破外道解脱执故。谓诸外道、执四无色为四涅槃。一、执空无边处名

佛教 四无色什么意思

四无色俱舍论二十八卷二页云:论曰:此与静虑数自性同,谓四各二。生如前说,即世品说,由生有四。定无色体,总而言之,亦善性摄心一境性,依此故说,亦如是言。然助伴中,此除色蕴。无色无有,随转色故。虽一境性,

佛教 四无色什么意思

四无色俱舍论二十八卷二页云:论曰:此与静虑数自性同,谓四各二。生如前说,即世品说,由生有四。定无色体,总而言之,亦善性摄心一境性,依此故说,亦如是言。然助伴中,此除色蕴。无色无有,随转色故。虽一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