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阿赖耶识恒与舍受相应什么意思

Posted 善恶

篇首语:忘掉失败,不过要牢记失败中的教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阿赖耶识恒与舍受相应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阿赖耶识恒与舍受相应

成唯识论三卷三页云:此识行相,极不明了。不能分别违顺境相。微细一类,相续而转。是故唯与舍受相应。又此相应受、唯是异熟。随先引业转。不待现缘。任善恶业势力转故。唯是舍受。苦乐二受、是异熟生。非真异熟。待现缘故。非此相应。又由此识,常无转变,有情恒执为自内我。若与苦乐二受相应;便有转变。宁执为我。故此但与舍受相应。若尔;如何此识亦是恶业异熟?既许善业能招舍受;此亦应然。舍受不违苦乐品故。如无记法,善恶俱招。

相关参考

佛教 染污意唯与舍受相应什么意思

染污意唯与舍受相应成唯识论五卷一页云:此染污意,何受相应?有义、此俱唯有喜受。恒内执我,生喜爱故。有义不然。应许喜受,乃至有顶;违圣言故。应说此意,四受相应。谓生恶趣,忧受相应。缘不善业所引果故。生人

佛教 阿赖耶识恒与五遍行心所相应什么意思

阿赖耶识恒与五遍行心所相应成唯识论三卷一页云:此识与几心所相应?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阿赖耶识,无始时来,乃至未转,于一切位,恒与此五心所相应。以是遍行心所摄故。

佛教 五徧行什么意思

 (名数)周徧于一切心王心所而相应之五种心所也。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成唯识论第三曰:「此识与几心所相应,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阿赖耶识,无始时来,乃至未转,于一切位,恒与此五心所

佛教 五遍行什么意思

 (名数)周徧于一切心王心所而相应之五种心所也。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成唯识论第三曰:「此识与几心所相应,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阿赖耶识,无始时来,乃至未转,于一切位,恒与此五心所

佛教 五徧行什么意思

 (名数)周徧于一切心王心所而相应之五种心所也。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成唯识论第三曰:「此识与几心所相应,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阿赖耶识,无始时来,乃至未转,于一切位,恒与此五心所

佛教 五遍行什么意思

 (名数)周徧于一切心王心所而相应之五种心所也。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成唯识论第三曰:「此识与几心所相应,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阿赖耶识,无始时来,乃至未转,于一切位,恒与此五心所

佛教 阿赖耶识相应转相什么意思

阿赖耶识相应转相瑜伽五十一卷五页云:云何建立相应转相?谓阿赖耶识、与五遍行心相应法,恒共相应。谓作意、触、受、想、思。如是五法、亦唯异熟所摄。最极微细。世聪慧者,亦难了故。亦常一类缘境而转。又阿赖耶识

佛教 阿赖耶识不与别境等心所相应什么意思

阿赖耶识不与别境等心所相应成唯识论三卷三页云:如何此识非别境等心所相应?互相违故。谓欲、希望所乐事转。此识任运,无所希望。胜解、印持决定事转。此识瞢昧,无所印持。念、唯明记曾习事转。此识昧劣,不能明记

佛教 四静虑诸受差别什么意思

四静虑诸受差别俱舍论二十八卷十页云:如定静虑所有诸受,生亦尔不?不尔。云何?颂曰:生静虑从初,有喜乐舍受,及喜舍,乐舍,唯舍受,如次。论曰:生静虑中,初有三受。一、喜受,意识相应。二、乐受,三识相应。

佛教 四静虑诸受差别什么意思

四静虑诸受差别俱舍论二十八卷十页云:如定静虑所有诸受,生亦尔不?不尔。云何?颂曰:生静虑从初,有喜乐舍受,及喜舍,乐舍,唯舍受,如次。论曰:生静虑中,初有三受。一、喜受,意识相应。二、乐受,三识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