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假名宗实法宗二部胜劣什么意思

Posted 假名

篇首语:学习如赶路,不能慢一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假名宗实法宗二部胜劣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亦名:实法宗假名宗二部胜劣、昙无德部萨婆多部二部胜劣、萨婆多部昙无德部二部胜劣,子题:僧有四位、法有八位,行事钞‧序:「萨婆多部,戒本繁略,指体未圆,接俗楷定于时数,御法例通于无准。今昙无德部人法有序,轨用多方,提诱唯存生善,立教意居显约。」资持记释云:「所以特引此二部者,此方盛弘。假实二解,敌对相反,于义易见。或可部计虽多,不出空有。是以下明戒体,亦出两宗耳。两部胜劣,略列四种,今合释之:初,戒本繁略,对下立教显约。十诵著三衣有六戒一﹑太高,二﹑太下,三﹑象鼻,四﹑多罗叶,五﹑参差,六﹑[袖-由+聂]绉;内衣同上;共十二戒,则为繁也。大小便利,止有一戒;敬塔都无,此为略也。四分敬塔便唾,各随别相,具列多戒,故云显也。着衣立二,义无不收,故名约也。……二,指体未圆,对下轨用多方。十诵色为戒体,能造所造,二俱是色;俱不谈心,未穷业本,故未圆也。四分二非为体,体从心发;然限在小宗,曲从权意,别立异名;退非是小,进不成大,密使行人心希实道。多方之义,其在兹焉。……三,接俗楷定,对下提诱生善。多宗五戒,必须尽形,八戒唯止一日一夜,此时定也。二戒不开分受,纵有分受得善无戒,此数定也。四分二戒长短并通,全分皆得;接俗之教,但存生善,故非楷定。四,御法无准,对下人法有序。彼宗人位虽同,不无差异,如无和尚得成受戒,及界内一人四处足数,一界之内,多处作法,互相受欲,此人无准也。三种羯磨,加则弥善,减则不成,即法无准也。文中似单明法,然御之一字,即能秉人,对下须知二皆无序。四分僧有四位:四人除三法自恣、受戒、悔残;五人除二法中受、悔残;十人除一法悔残;二十人通作一切,又须精简足数别众,即人有序也。法有八位:心念有三但对众也;对首有二但及众也;众法有三单白、白二、白四。众别羯磨,各摄分齐,互不相通,少有增减,判归非法,此法有序也。上明两宗不同之相,皆是如来随机施教,浅深不等,悬鉴未来部计支分,作轻重说。教兴之意,于兹明矣。」(事钞记卷一‧四○‧六)

相关参考

佛教 假名宗什么意思

主张诸法仅有假名而无实体之宗派。小乘经部、成实宗即是。乃北齐大衍所立四宗,北齐护身寺自轨法师所立五宗,南朝陈代耆阇寺安廪法师所立六宗之一。(参阅「五宗」1108、「四宗」1706、「耆阇六宗」4287

佛教 假名宗什么意思

主张诸法仅有假名而无实体之宗派。小乘经部、成实宗即是。乃北齐大衍所立四宗,北齐护身寺自轨法师所立五宗,南朝陈代耆阇寺安廪法师所立六宗之一。(参阅「五宗」1108、「四宗」1706、「耆阇六宗」4287

佛教 假名宗什么意思

主张诸法仅有假名而无实体之宗派。小乘经部、成实宗即是。乃北齐大衍所立四宗,北齐护身寺自轨法师所立五宗,南朝陈代耆阇寺安廪法师所立六宗之一。(参阅「五宗」1108、「四宗」1706、「耆阇六宗」4287

佛教 假名宗什么意思

主张诸法仅有假名而无实体之宗派。小乘经部、成实宗即是。乃北齐大衍所立四宗,北齐护身寺自轨法师所立五宗,南朝陈代耆阇寺安廪法师所立六宗之一。(参阅「五宗」1108、「四宗」1706、「耆阇六宗」4287

佛教 假名宗什么意思

亦名:假宗、空宗、经部师,济缘记‧释受戒篇:「小教入道,不出四宗:一﹑空,二﹑有,三﹑双亦,四﹑双非。今取此方盛行,故唯有二。言假宗者,彼明诸法缘生故空,故名空宗;但有名字,故名假宗;又深取大乘空义,

佛教 三宗二谛什么意思

指南齐隐士周颙于其所著三宗论中,立真、俗二谛之说,即:(一)不空假名,如经中所说色空,其性实为空,故称为空;而假色非空,此即性实。空无性实,故是真谛,不空为假名,故是俗谛。(二)空假名,一切诸法皆由众

佛教 三宗二谛什么意思

指南齐隐士周颙于其所著三宗论中,立真、俗二谛之说,即:(一)不空假名,如经中所说色空,其性实为空,故称为空;而假色非空,此即性实。空无性实,故是真谛,不空为假名,故是俗谛。(二)空假名,一切诸法皆由众

佛教 鼠搂栗什么意思

 (术语)搂者揽取也。[序-予+(袌-〦)]取也。凡鼠食栗,必取其实,全其皮壳,穿内而不损外,以喻或师以不空假名宗,谓诸法之性实,虽为空无,而假之谛非为全无也。不空假名宗者,对于空假名宗而立假名之世谛

佛教 鼠搂栗什么意思

 (术语)搂者揽取也。[序-予+(袌-〦)]取也。凡鼠食栗,必取其实,全其皮壳,穿内而不损外,以喻或师以不空假名宗,谓诸法之性实,虽为空无,而假之谛非为全无也。不空假名宗者,对于空假名宗而立假名之世谛

佛教 耆阇六宗什么意思

南朝陈代耆阇寺安廪法师所判之六宗:(一)因缘宗,指小乘之萨婆多部。(二)假名宗,指小乘之经部。(三)不真宗,通诸大乘经说诸法如幻化之理。(四)真宗,谓说诸法真空之理。(五)常宗,谓真理常恒而具恒沙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