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受戒自他两受胜劣什么意思
Posted 众生
篇首语: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受戒自他两受胜劣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问:『自他两受,何者为胜?』答:『约缘不定。因微假缘,从他为胜;如梵网云,四方千里无戒师者,方于佛前自誓而受。因强心猛,未假他缘。胜鬘十受,可对人也?自然自誓,破结之徒,义非劣也。』」,济缘记释云:「答中,初句通答。因下,别释。因微谓宿善根薄,心不猛厉,须凭他发。梵网千里无师,方开自誓,又须好相,故知受戒必须从师。因强心猛,反上可明。胜鬘经说,胜鬘夫人即波斯匿王女,闻佛授记已,立受十大愿:一﹑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余九同此,于所受戒,不起犯心;二﹑于诸尊长不生慢心;三﹑于诸众生不起恚心;四﹑于他身色及外众具,不起嫉心;五﹑于内法不起悭心;六﹑不为自己受畜财物,凡有所受,悉为成熟贫苦众生;七﹑不自为己行四摄法,为一切众生故,以不爱染心、无厌足心、无碍心,摄受众生四摄谓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八﹑若见孤独幽系疾病种种厄难困苦众生,终不暂舍,必欲安稳,以义饶益,令脱众苦,然后乃舍;九﹑若见捕养众恶律仪,及诸犯戒,终不弃舍,我得力时,于彼处见此众生,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应摄受者而摄受之,何以故?以折伏摄受故,令法久住;十﹑摄受正法,终不忘失,何以故?忘失法者,则忘大乘,若忘大乘,则忘波罗蜜。此由心猛,故不对人。自然等受,皆此类也。」(业疏记卷一二‧二九‧二)相关参考
劣受胜受集异门论十一卷五页云:若劣若胜者:云何施设劣受胜受?答:观待施设劣受胜受。复如何等?答:若观待有覆无记受;则不善受名劣。若观待不善受;则有覆无记受名胜。若观待无覆无记受;则有覆无记受名劣。若观
日本佛教用语。与「宗要」、「问要」相对称。谓定立科目,辨别义理之是非。即日本天台宗之论义论题中,就自他两宗而立法义科目,评论经论章疏之义理,精研是非邪正之科品。
日本佛教用语。与「宗要」、「问要」相对称。谓定立科目,辨别义理之是非。即日本天台宗之论义论题中,就自他两宗而立法义科目,评论经论章疏之义理,精研是非邪正之科品。
亦名:出家业、比丘三事,行事钞‧诸杂要行篇:「三千云,沙门业者,诵经、坐禅、劝化众事。若不行者,徒生徒死,或有受苦之因。」资持记释云:「三千中,明三事是出家业;义兼持戒;不出三学,自他两利。徒生死者,
意思为: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摄律仪戒是遵守佛法不作诸恶;摄善法戒是奉行一切之善;摄众生戒是广修一切善法以利益众生。摄律仪戒与摄善法戒是自利,摄众生戒是利他,合自他两利叫做二利圆满,为大乘学者
根胜劣智力瑜伽四十九卷十九页云:如所成熟修证圆满。信等五根、成软中上。当知是名诸根胜劣。
根胜劣智力瑜伽四十九卷十九页云:如所成熟修证圆满。信等五根、成软中上。当知是名诸根胜劣。
三种愚夫之相瑜伽八十六卷一页云:复次愚夫略有三种愚夫之相。何等为三?谓诸愚夫,于一切行,如上所说五无常性,不能思惟。于非真实胜劣性中,分别胜劣,称量自他;谓己为胜。是名第一愚夫之相。如谓己胜,谓等、谓
三种愚夫之相瑜伽八十六卷一页云:复次愚夫略有三种愚夫之相。何等为三?谓诸愚夫,于一切行,如上所说五无常性,不能思惟。于非真实胜劣性中,分别胜劣,称量自他;谓己为胜。是名第一愚夫之相。如谓己胜,谓等、谓
亦名:实法宗假名宗二部胜劣、昙无德部萨婆多部二部胜劣、萨婆多部昙无德部二部胜劣,子题:僧有四位、法有八位,行事钞‧序:「萨婆多部,戒本繁略,指体未圆,接俗楷定于时数,御法例通于无准。今昙无德部人法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