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四药二受通塞什么意思
Posted 佛教
篇首语:人生要事在于树立一个伟大的目标,并决心实现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四药二受通塞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亦名:时药手口二受互塞余三药并通, 子题:三药若随即噉不须口法、 时药口法开缘,羯磨疏‧衣药受净篇:「(一﹑时药互塞)时药手口互塞者,以口法所加,为延手受,得过时限。时药过中自不合噉,焉须口法?以无所延。虽行口法,为别所开;因他不喜,或为难逼,不及手受,遥加口受。故律本云,有时因缘,置地而受,即其事也。故云手口互塞也。(二﹑余三并通)余之三药,若随即噉,不须口法;必欲经时,先手受已,后加口法,必兼二受。」,济缘记释云:「时药言互塞者,本唯手受;缘开口受,以替手受;随一即成,不通兼互。初叙不须口法。虽下,次明口法开缘。他不喜者,即外道缘。为难逼者,五分火烧马屋缘。并以食遥置地,比丘口加三受,即当手受也。引律因缘,不出上二。又宝器盛食,见女起婬,并开口加。余三药,不先手受,不成口法,理无偏也。」(业疏记卷一九‧一‧二○)相关参考
行事钞‧四药受净篇:「受通四药不?手受通四药,为防盗相故。口受局三,除其时药。亦有口受,不通手受;唯局中前。余之三药手受亦尔;若加口法,通时非时。十诵云,时分药犹是非时别名、七日、尽形,是三种药,必须
子题:多宗不重受戒、成宗开重受戒,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一﹑多宗不重受)依萨婆多宗,戒不重发,亦不重受,罪不重犯,依本常定。故罗汉心,中下品戒。……(二﹑成宗开重受)成论云,有人言:『波罗提木叉有重
亦名:病重代手口二受四药,行事钞‧四药受净篇:「(萨婆多)若病重不能口受,亦直尔得服。设看病比丘手受口受,亦成受法;当称病比丘名而受。」(事钞记卷三四‧三六‧一○)
亦名:衣药受净篇,子题:衣中受通制听净局听教、药中受该四药净唯七日,济缘记释云:「释衣药受净篇篇目。衣,总二衣;药,含四药。衣中受通制听,三衣百一;净局听教,唯收诸长。药中受该四药,手口不同;净唯七日
(术语)十乘观法之一。识别观智之通塞,使去塞而就通也。见十乘观条。
(术语)十乘观法之一。识别观智之通塞,使去塞而就通也。见十乘观条。
指身受与心受。受者,谓领纳所触境之心所法。(一)身受乃领纳于身无分别之受,即眼等五识之苦、乐、舍三受。(二)心受为领纳于心而起分别之受,即意识之忧、喜二受。〔俱舍论卷二、卷九〕p200
指身受与心受。受者,谓领纳所触境之心所法。(一)身受乃领纳于身无分别之受,即眼等五识之苦、乐、舍三受。(二)心受为领纳于心而起分别之受,即意识之忧、喜二受。〔俱舍论卷二、卷九〕p200
意思为:身受和心受。身受是眼耳鼻舌身等五识的苦乐感受;心受是人们意识上的忧苦感受。
亦名:与欲诸部通塞,行事钞‧诸部别行篇:「僧祇,不听与欲人多,坐僧少者不成。五分,听多人集,少持欲来。僧祇,转欲即失。」资持记释云:「与欲中,僧祇五分,不许欲多;四分约缘,不可抑塞;十诵多处展转与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