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识住及因缘相什么意思

Posted 执事

篇首语: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识住及因缘相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识住及因缘相

瑜伽五十四卷二页云:当知此中,若诸烦恼事,若属彼烦恼,说名依取。应知此二,亦名所缘。所缘性故。有所缘故。由彼贪爱,为烦恼缘,名趣所执事。由贪欲等四种身系,为发业缘,名缘所缘事。彼二随眠所随逐故;名建立事。若诸异生补特伽罗,未得厌离对治喜爱,由所润识,能取能满当来内身由此展转能取能满,不能弃舍诸异生性。以于内身能取能满故;于流转中,相续决定。是名为住。余住因缘,如前应知。是名略说住及因缘相。

相关参考

佛教 诸蕴次第什么意思

诸蕴次第杂集论二卷十五页云:问:何故诸蕴如是次第?答:由识住故。谓四识住及识。又前为后依故。如其色相而领受故。如所领受而了知故。如所了知而思作故。如所思作,随彼彼处,而了别故。如其色相而领受者:谓由随

佛教 识住因缘寂止什么意思

识住因缘寂止瑜伽五十四卷二页云:若聪慧者,于诸色爱,乃至行爱,所摄贪缠,能永断离。于烦恼分所摄发业四身系缠,亦能永断。所以者何?由在家众,依贪欲瞋恚二系,发起诸业。摄受境界为因故。损害有情为因故。若出

佛教 识非识住什么意思

识非识住瑜伽五十四卷三页云:又复诸识、自性非染。由世尊说:一切心性、本清净故。所以者何?非心自性毕竟不净能生过失,犹如贪等一切烦恼;亦不独为烦恼因缘、如色受等。所以者何?以必无有独于识性而起染爱、如于

佛教 杂缘念住及不杂缘什么意思

杂缘念住及不杂缘俱舍论二十三卷二页云:四中三种,唯不杂缘。第四所缘,通杂不杂。若唯观法,名不杂缘。若于身等二三或四,总而观察;名为杂缘。

佛教 四识住与七识住差别什么意思

四识住与七识住差别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七卷九页云:问:何故四识住中,识非识住;七识住中,识是识住?答:由别因故,立四识住。由别因故,立七识住。谓若有法,识所乘御,与识俱行,亲近和合;立四识住。识望于识,

佛教 四识住与七识住差别什么意思

四识住与七识住差别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七卷九页云:问:何故四识住中,识非识住;七识住中,识是识住?答:由别因故,立四识住。由别因故,立七识住。谓若有法,识所乘御,与识俱行,亲近和合;立四识住。识望于识,

佛教 识住什么意思

识住俱舍论八卷九页云:此中何法名为识住?谓彼所系五蕴四蕴,如其所应,是名识住。所余何故非识住耶?于余处皆有损坏识法故。余处者何?谓诸恶处、第四静虑、及与有顶。所以者何?由彼处有损坏识法,故非识住。何等

佛教 安住相什么意思

安住相瑜伽十一卷二十一页云:云何安住相?谓四识住。即识随色住等,如经广说。此所思惟,名安住相。

佛教 安住相什么意思

安住相瑜伽十一卷二十一页云:云何安住相?谓四识住。即识随色住等,如经广说。此所思惟,名安住相。

佛教 无漏法不立识住什么意思

无漏法不立识住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七卷四页云:问:何故无漏法不立识住?答:诸无漏法、无识住相故。复次若法,能增益有,能摄受有,能住持有,立为识住。诸无漏法,能损减有,能违害有,能破坏有,故非识住。复次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