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戒法重受通塞什么意思
Posted 日中
篇首语: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戒法重受通塞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子题:多宗不重受戒、成宗开重 受戒,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一﹑多宗不重受)依萨婆多宗,戒不重发,亦不重受,罪不重犯,依本常定。故罗汉心,中下品戒。……(二﹑成宗开重受)成论云,有人言:『波罗提木叉有重发不?』答云:『一日之中,受七善律仪,随得道处,更得律仪。而本得不失,胜者受名。其七善者,谓五戒、八戒、十戒、具戒、禅戒、定戒、道共戒也。』」资持记释云:「文列三种,并异四分。言不重发者,三戒永定。如下心受五,中心受十,本俗仍下,余五方胜;中心受十,上心受大,亦尔。彼云,木叉戒者,无有重得。若微品心,受得五戒,后以中上品心受十戒,先得五戒,更无增胜,于后五戒,乃得增耳。不重受者,彼计一受即定,既不重发,更受不增,故不立也;准下但明具戒,意详五八十亦尔,以五制尽形,八限日夜,纵逐日受,望当日中,不可重故。不重犯者,此据初篇同种为言。依本定者,本谓坛场初受也。……问:『重发重受,如何分别。』答:『重发据多戒,重受约一戒。』『若尔,论明重发,那见重受?』答:『由体重发,即得重受,以彼重受,一体发故。』」(事钞记卷一五‧二二‧九)相关参考
亦名:二受通余人、手受口受一人受已通余人、手受通余人、口受通余人,行事钞‧四药受净篇:「二受通塞。手受防盗,一人受已,通及余人。口法亦尔。若据对病题名,实亦不通。莫非以其口法加他二通之药药味通,手受通
行事钞‧四药受净篇:「受通四药不?手受通四药,为防盗相故。口受局三,除其时药。亦有口受,不通手受;唯局中前。余之三药手受亦尔;若加口法,通时非时。十诵云,时分药犹是非时别名、七日、尽形,是三种药,必须
(术语)十乘观法之一。识别观智之通塞,使去塞而就通也。见十乘观条。
(术语)十乘观法之一。识别观智之通塞,使去塞而就通也。见十乘观条。
子题:五戒多论不得重受、五戒成实四分俱开重受,羯磨疏‧诸戒受法篇:「若准多论,不得重受。依成实、四分,俱开重受,故末利夫人,第二第三重受五戒,即其证也。」济缘记释云:「重受中,亦以两宗对明得否。多宗五
即受真言之三昧耶戒,系日本天台宗真盛派之传戒法。又作重受戒灌顶、戒灌顶。即于道场设坛,对已受圆顿戒之受者,以如来之智水灌其顶,其次受者登坛上,令成法王位。本灌顶法所以称「重受」,系因修学者剃发三年后受
即受真言之三昧耶戒,系日本天台宗真盛派之传戒法。又作重受戒灌顶、戒灌顶。即于道场设坛,对已受圆顿戒之受者,以如来之智水灌其顶,其次受者登坛上,令成法王位。本灌顶法所以称「重受」,系因修学者剃发三年后受
即受真言之三昧耶戒,系日本天台宗真盛派之传戒法。又作重受戒灌顶、戒灌顶。即于道场设坛,对已受圆顿戒之受者,以如来之智水灌其顶,其次受者登坛上,令成法王位。本灌顶法所以称「重受」,系因修学者剃发三年后受
即受真言之三昧耶戒,系日本天台宗真盛派之传戒法。又作重受戒灌顶、戒灌顶。即于道场设坛,对已受圆顿戒之受者,以如来之智水灌其顶,其次受者登坛上,令成法王位。本灌顶法所以称「重受」,系因修学者剃发三年后受
亦名:与欲诸部通塞,行事钞‧诸部别行篇:「僧祇,不听与欲人多,坐僧少者不成。五分,听多人集,少持欲来。僧祇,转欲即失。」资持记释云:「与欲中,僧祇五分,不许欲多;四分约缘,不可抑塞;十诵多处展转与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