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触处实事有十一种什么意思
Posted 食欲
篇首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触处实事有十一种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触处实事有十一种
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十七卷十二页云:触处实事,有十一种。谓四大种、及七种造触。七种造触者:谓滑、涩、轻、重、冷、饥、渴。滑、谓细软。涩、谓麤强。轻、谓不可称。重、谓可称。冷、谓此所逼,便起暖求。饥、谓此所逼,便起食欲。渴、谓此所逼,便起饮欲。问:何大种增故滑,乃至渴耶?有作是说:不由大种偏增,故滑乃至渴;但由大种姓类差别,有生滑果,乃至有生渴果。有余师言:水火增故滑。地风增故涩。火风增故轻。地水增故重。故施设论、作是问言:何缘活时身轻、调顺;死、便身重、不调顺耶?答言:活时、火风未灭,故身轻调顺。死后、身中火风已灭,故重不调顺。水风增故冷。风增故饥。谓风增故击动食消,引饥触生,便发食欲。火增故渴。谓火增故煎迫饮消,引渴触生,便发饮欲。相关参考
所造色有十一种入阿毗达磨论上一页云:所造色有十一种。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六、色,七、声,八、香,九、味,十、触一分,十一、无表色。于大种有,故名所造,即是依止大种起义。此中眼者:谓
所造色有十一种入阿毗达磨论上一页云:所造色有十一种。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六、色,七、声,八、香,九、味,十、触一分,十一、无表色。于大种有,故名所造,即是依止大种起义。此中眼者:谓
道差别有十一种杂集论九卷十三页云:复次道差别有十一种。谓观察事道、勤功用道、修治定道、现观方便道、亲近现观道、现观道、清净出离道、依根差别道、净修三学道、发诸功德道、遍摄诸道道。当知此中由觉分等差别故
十一种摄如异摄论善巧有二种中说。二解 集论三卷八页云:云何摄?略说摄有十一种。谓相摄,界摄,种类摄,分位摄,伴摄,方摄,时摄,一分摄,具分摄,更互摄,胜义摄。何等相摄?谓蕴界处一一自相;即体自摄。何等
障义十一种辩中边论上卷十七页云:前障总义有十一种。一、广大障。谓具分障。二、狭小障。谓一分障。三、加行障。谓增盛障。四、至得障。谓平等障。五、殊胜障。谓取舍生死障。六、正加行障。谓九烦恼障。七、因障。
十一种想缚显扬十五卷十九页云:又观身等后后相成,有十一种想缚差别,应知。何等十一?谓于身等,起随身等正观察住;及于染净二谛第一义中,起分别想;名初想缚。即于染污第一义中,起有作想;是名第二。即于清净第
稠林者,喻种种烦恼交络繁茂。十地中第九善慧地之菩萨,知众生有十一种之稠林,即:心、烦恼、业、根、解、性、乐欲、随眠、受生、习气相续、三聚差别等之稠林。p328
稠林者,喻种种烦恼交络繁茂。十地中第九善慧地之菩萨,知众生有十一种之稠林,即:心、烦恼、业、根、解、性、乐欲、随眠、受生、习气相续、三聚差别等之稠林。p328
实事名瑜伽八十一卷一页云:实事名者:谓于眼等色等诸根义中,立眼等名。
实事名瑜伽八十一卷一页云:实事名者:谓于眼等色等诸根义中,立眼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