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欲之转欲之缘什么意思
Posted 比丘
篇首语:枕上从妨一夜睡,灯前读尽十年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欲之转欲之缘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亦名:转欲之缘, 子题:转欲开七转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若据十诵僧祇,若转俱失;四分开之;或是异宗所废;且从当部。毗尼母云,七相应法者,受已转与一人,如是至七,皆成欲清净也。」济缘记释云:「转欲缘中,初示部别。虽他宗已废,然于机有益,故从当部,如净地也。下引论证。同此宗故。彼文约数收法,如在一数,名一相应。今此转欲,在七相应,开七转故;既有定限,已外不成。」(业疏记卷五‧一八‧一○),行事钞‧受欲是非篇:「谓受欲已,更忽缘碍,欲转与他。毗尼母云,得齐七反。」资持记释云:「转欲,叙缘中,初二句结前标后。谓下,释开意。律云,持欲比丘自有事起,佛言听授与余比丘。毗尼下,引证。彼云,七相应法,受已转与一人,如是至七皆成。文但至七,已外应闭。僧祇十诵若转即失,部计不同。疏云,或是异宗所废,且从当部。」(事钞记卷五‧八‧一一)相关参考
僧众作法事,若有比丘无法出席,则将自己赞同众事之欲望,告以他比丘,由该比丘传说僧众,此谓之「欲法」。受托之比丘受知其欲,谓「受欲」。由缺席者本人告知出席者,谓「与欲」。若受欲比丘亦因故不得出席,复与欲
僧众作法事,若有比丘无法出席,则将自己赞同众事之欲望,告以他比丘,由该比丘传说僧众,此谓之「欲法」。受托之比丘受知其欲,谓「受欲」。由缺席者本人告知出席者,谓「与欲」。若受欲比丘亦因故不得出席,复与欲
行事钞‧受欲是非篇:「释名者,凡言欲者,多以希须为义。欲明僧作法事,意决同集。但由缘差,不遂情愿。令送心达僧,知无违背。故摩得伽云,云何名欲?欲者所作事乐随喜,共同如法僧事。十诵云,欲名发心。如法僧事
亦名:现身相与清净欲、取欲者须知同别之相、与欲现身相,子题:清净欲,行事钞‧受欲是非篇:「依如五分,病人不能口说,听现身相与清净欲。若举手,若举指、摇身、摇头,乃至举眼,得名清净欲。律文如此。而取欲者
亦名:与欲六缘,行事钞‧受欲是非篇:「缘是非者。若有犯戒,事非法缘,而与欲者,由事非故,不合不成。若准文中,但云佛、法、僧、塔、看病、病人,六事是缘,文具正列。而六群作衣说欲,虽非正制,僧受行之。僧祇
亦名:如法僧事、如法事,羯磨疏‧集法缘成篇:「言如法事,简非法事。律中本为事说欲;及僧中事起,非是所欲之事。以碍僧务,但言如法。随时事起,皆应羯磨故也。」济缘记释云:「简非法者,如律媒嫁净人等。律下,
(杂语)十二因缘也。
(杂语)十二因缘也。
亦名:失欲诸部合数四十九人、受欲失相诸部合数四十九人,子题:僧祇十种失欲、十诵失欲三人、五分失欲八人、四分失欲二十八人,羯磨疏‧集法缘成篇:「(一、僧祇十人)僧祇十种失欲。五如不足数中,即隔障等也。六
即十二因缘。说众生涉历三世而轮回六道之次第缘起。(参阅「十二因缘」337)p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