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行相什么意思
Posted 心心
篇首语: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行相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行相
瑜伽七十八卷二十页云:行相者:当知宣说八行观故。云何名为八行观耶?一者、谛实故,二者、安住故,三者、过失故,四者、功德故,五者、理趣故,六者、流转故,七者、道理故,八者、总别故。如彼卷二十页至二十三页广释。二解 瑜伽八十一卷四页云:行相者:谓诸蕴相应,诸界相应,诸处相应,缘起相应,处非处相应,念住相应;如是等相应语言,或声闻说,或如来说,或菩萨说;是名行相。
三解 如道谛四行中说。
四解 无性释八卷十二页云:于所缘中,相似而行;故名行相。
五解 法蕴足论九卷二十二页云:云何行界?谓六思身。即眼触所生思,乃至意触所生思。是名行界。
六解 大毗婆沙论七十九卷十页云:问:言行相者,自性是何?答:自性是慧。应知此中慧是行相。亦是能行,亦是所行。与慧相应心心所法,虽非行相;而是能行,亦是所行。与慧俱有不相应行,及余有法,虽非行相;亦非能行;而是所行。有作是说:言行相者,总以一切心心所法为其自性。若作是说:诸心心所,皆是行相,亦是能行,亦是所行。余一切法,虽非行相,亦非能行;而是所行。复有说者。所言行相,以一切法为其自性。若作是说;诸相应法、亦是行相,亦是能行,亦是所行。不相应法、虽是行相,亦是所行;而非能行。评曰:应作是说:言行相者,自性是慧。如初所说。如是名为行相自性我物自体相分本性。已说自性;所以今当说。问:何故名行相?行相是何义?答:于诸境相、简择而转;是行相义。
相关参考
为心、心所之异称。以心王、心所皆具有行相,故称有行相。行相,谓心、心所法向于色境或声境等,则色、声之影像浮现于自体上,并加以分别之。俱舍论卷四(大二九‧二一下):「或名有行相,即于所缘品类差别等起行相
为心、心所之异称。以心王、心所皆具有行相,故称有行相。行相,谓心、心所法向于色境或声境等,则色、声之影像浮现于自体上,并加以分别之。俱舍论卷四(大二九‧二一下):「或名有行相,即于所缘品类差别等起行相
为心、心所之异称。以心王、心所皆具有行相,故称有行相。行相,谓心、心所法向于色境或声境等,则色、声之影像浮现于自体上,并加以分别之。俱舍论卷四(大二九‧二一下):「或名有行相,即于所缘品类差别等起行相
五事有何行相瑜伽七十二卷八页云:问:相、有何行相?答:应知此相,有种种行相,无量行相。由分别行相,种种无量故。谓色相,心相,心所有相,心不相应行相,无为相,蕴相,界相,处相,缘起相,处非处相,根相,谛
五事有何行相瑜伽七十二卷八页云:问:相、有何行相?答:应知此相,有种种行相,无量行相。由分别行相,种种无量故。谓色相,心相,心所有相,心不相应行相,无为相,蕴相,界相,处相,缘起相,处非处相,根相,谛
俱行相瑜伽十一卷二十一页云:云何俱行相?谓分别现在诸行之相。
俱行相瑜伽十一卷二十一页云:云何俱行相?谓分别现在诸行之相。
正智有何行相瑜伽七十二卷十页云:问:正智有何行相?答:若出世间正智,亦有其相不可说行相。若世间出世间正智,有取安立谛行相。
正智有何行相瑜伽七十二卷十页云:问:正智有何行相?答:若出世间正智,亦有其相不可说行相。若世间出世间正智,有取安立谛行相。
所行相瑜伽十一卷二十一页云:云何所行相?谓所思惟彼彼境界,色乃至法,分别体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