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毗尼依大慈等流说什么意思

Posted 如来

篇首语:千金一刻莫空度,老大无成空自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毗尼依大慈等流说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亦名:依大慈门说于毗尼, 子题:至人、大慈等流、大慈门 ,资持记释云:「论下,引文正示。释迦如来道成积劫,德超三圣;化于人道,示相同之;是以且就人中,美为尊极,故曰至人。又佛身充满,随物现形,示生唱灭,拯接群品;今此且据娑婆所见诞育王宫,厌世修行,降魔成佛,故云兴世。言有方者,方谓方法;即明如来权巧之智,穷尽众生差别心行。故所立教,咸适机宜,皆令成益,故曰无虚。论即十住婆沙。彼云,脩多罗依十力等流说一﹑是处非处力,二﹑业力,三﹑定力,四﹑根力,五﹑欲力,六﹑性力,七﹑至处道力,八﹑宿命力,九﹑天眼力,十﹑漏尽力。等流,等谓无偏,流即无择。毗尼依大慈等流说。阿毗昙依无畏等流说。谓四无畏:一切智无所畏、漏尽无所畏、说障道无所畏、说尽苦道无所畏。据佛施教,通有三心;约法对机,不无偏胜。是故说法开解,偏在智力;破邪竖论,特须无畏;立制检过,唯是大慈。所以然者?如来兴慈出现于世;欲说妙法,普令开悟;众生顽钝,遂说三乘;有遇法音,即登道果;故以略教束其过非。人根转劣,破略起非;复开广教,指过立制。犹不能遵,以至三千八万无量律仪。正法之时,尚多毁犯;况当像末,焉可胜言?如是次第,曲就下凡,不遗微物。自非大慈,岂至于此?故戒疏云,依大慈门,曲授祕方,偏赐内众等。」(事钞记卷一‧三六‧一)

相关参考

佛教 行事钞序教兴意什么意思

亦名:序教兴意,子题:律藏五例、性戒文缓而义急、遮戒一往制止有益便开,行事钞‧序:「第一,序教兴意。(一、通明教兴)(一﹑大慈愍物意)夫至人兴世,益物有方,随机设教,理无虚授。论云,依大慈门,说于毗尼

佛教 灵什么意思

唐代僧。籍贯、生卒年均不详。高宗乾封(666~668)年间,住西明寺,后往终南山参谒道宣,研习律法。其后并谒文纲、大慈等师。尝辑录道宣平日之法语,作四分律行事钞记、四分律轻重诀等书,今散佚不传。〔宋高

佛教 灵什么意思

唐代僧。籍贯、生卒年均不详。高宗乾封(666~668)年间,住西明寺,后往终南山参谒道宣,研习律法。其后并谒文纲、大慈等师。尝辑录道宣平日之法语,作四分律行事钞记、四分律轻重诀等书,今散佚不传。〔宋高

佛教 毗尼九义什么意思

子题:比丘毗尼、比丘尼毗尼、二部毗尼、罪毗尼、惑毗尼、有愿毗尼、无愿毗尼、时处毗尼、一切处毗尼、八缘起生罪、三界五品惑、十五部惑、有愿、无愿,戒本疏‧释皈敬偈:「明了论,毗尼有九义:一者比丘毗尼,如故

佛教 比丘有三事决定知毗尼相什么意思

亦名:三事知毗尼相、知毗尼相,子题:比丘能知五相名解毗尼、解毗尼、毗尼五相、不看他面,行事钞‧序:「十诵云,比丘有三事决定知毗尼相:一﹑本起,二﹑结戒,三﹑随结。应思惟观察二部戒律并及义解、毗尼、增一

佛教 条部毗尼什么意思

亦名:调部毗尼,资持记‧释释相篇:「条部者,律中僧尼戒本,二十犍度,五百七百结集之后,别为一篇,涉于三卷,名条部毗尼。乃条前戒本,决释疑滞。如前婬戒,未明三道分齐,道俗二境成犯之相,波离一一别问,如来

佛教 现前毗尼释名什么意思

子题:毗尼、律、律吕、二十四节气,戒本疏‧七灭诤法:「言应与现前者,谓法教托相,相须面现;屏量闇断,终未息情。此是意也。言毗尼者,此云律也。律者,分也,笔也。谓须商度,据量有在;若律吕之分气故也。又如

佛教 毗尼有五答什么意思

随机羯磨‧杂法住持篇:「佛言,毗尼有五答:一﹑序答,二﹑制答,三﹑重制答,四﹑者脩多罗答,五﹑者随顺脩多罗答。」(随机羯磨卷下‧三八‧一三)

佛教 忆念毗尼释名什么意思

戒本疏‧七灭诤法:「明忆念者,与法证明忆记无犯也。无著罗汉,方行此法(忆念毗尼);自余下凡,不可依据,不合行也。」(戒疏记卷一六‧四六‧一五)

佛教 毗尼四法什么意思

子题:本、随本、法师语、四大处、律师三法,行事钞‧序:「善见云,毗尼有四法,诸大德有神通者,钞出令人知。一,本者,谓一切律藏。二,随本。三,法师语者,谓佛先说本,五百罗汉广分别流通,即论主也。四,意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