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蕴义什么意思

Posted 差别

篇首语: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蕴义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蕴义

瑜伽五十三卷十六页云:复次蕴义云何?为显何义,建立诸蕴?谓所有色,若去来今,乃至远近。如色,乃至识、亦尔。如是总略摄一切蕴。积聚义、是蕴义。又由诸蕴、唯有种种名性诸行;当知为显无我性故;建立诸蕴。

二解 瑜伽五十七卷二十六页云:复次具足摄持一切行义,具足摄持一切行义,是故名蕴。又有别义。常能增长诸业烦恼,常能增长诸业烦恼,是故名蕴。又有别义。常有所为及速灭坏,常有所为及速灭坏,是故名蕴。

三解 显扬五卷五页云:义者:谓聚积义、是蕴义。此聚积义、有四种。如成善巧品当说。

四解 辩中边论中卷七页云:且初蕴义、云何应知?颂曰:非一、及总略、分别义、名蕴。论曰:应知蕴义、略有三种。一、非一义。如契经言:诸所有色等、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麤,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二、总略义。如契经言:如是一切、略为一聚。三、分段义。如契经言:说名色蕴等、各别安立色等、相故。由斯聚义,蕴义得成。又见世间聚义名蕴。

五解 杂集论二卷十六页云:问:蕴义云何?答: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麤,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彼一切、略说一色蕴。积聚义故,如财货蕴。如是乃至识蕴。当知依止十一种爱所依处故;于色等法,建立过去等差别。十一种爱者:谓顾恋爱、希望爱、执著爱、内我爱、境界爱、欲爱、定爱、恶行苦爱、妙行乐爱、远爱、近爱。由如是爱所缘境故;如其次第,立过去等种种差别。又有差别。谓已生未生差别故;能取所取差别故;外门内门差别故;染不染差别故;近远差别故;如其所应,于色等诸法,建立过去等差别。已生者:谓过去、现在。未生者:谓未来。外门者:谓不定地。内门者:谓诸定地。余句易了,不复分别。又苦相广大,故名为蕴。如大材蕴。依止色等,发起生等广大苦故。如经言:如是纯大众苦蕴集。又荷杂染担,故名为蕴。如肩荷担。荷杂染担者:谓烦恼等诸杂染法,依色等故。譬如世间、身之一分、能荷于担。即此一分、名肩名蕴。色等亦尔。能荷杂染担故,名之为蕴。

六解 五蕴论七页云:问:以何义故,说名为蕴?答:以积聚义说名为蕴。谓世相续品类趣处差别色等总略摄故。

七解 广五蕴论十五页云:问:蕴为何义?答:积聚是蕴义。谓世间、相续、品类、趣、处差别色等、总略摄故。如世尊说:比丘!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麤,若细,若胜,若劣,若近,若远。如是总摄为一色蕴。

八解 俱舍论一卷十四页云:论曰:诸有为法、和合聚义、是蕴义。如契经言: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麤,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色蕴。由此聚义,蕴义得成。于此经中、无常已灭,名过去。若未已生,名未来。已生未谢,名现在。自身、名内。所余、名外。或约处辩,有对、名麤。无对、名细。或相待立。若言相待;麤细不成?此难不然。所待异故。待彼、为麤,未尝为细?待彼为细,未尝为麤。犹如父子。苦集谛等、染污、名劣。不染、名胜。去、来、名远。现在、名近。乃至识蕴、应知亦然。而有差别。谓依五根名麤。唯依意根名细。或约地辩,毘婆沙师所说如是。大德法救,复作是言:五根所取,名麤色。所余,名细色。非可意者,名劣色。所余,名胜色。不可见处,名远色。在可见处,名近色。过去等色,如自名显。受等亦然。随所依力,应知远近。麤细同前心心所法。若言聚义是蕴义者;蕴应假有。多实积集,共所成故。如聚如我。此难不然。一实极微,亦名蕴故。若尔;不应言聚义是蕴义。非一实物有聚义故。有说:能荷重担义、是蕴义。由此世间说肩名蕴。物所聚故。或有说者,可分段义、是蕴义。故世有言:汝三蕴还,我当与汝。此释越经。经说聚义是蕴义故。如契经言:诸所有色、若过去等。广说如前。若谓此经显过去等一一色等各别名蕴,是故一切过去色等、一一实物,各各名蕴;此执非理。故彼经言: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蕴故。是故如聚,蕴定假有。若尔;应许诸有色处,亦是假有。眼等极微,要多积聚,成生门故?此难非理。多积聚中,一一极微,有因用故。若不尔者;根境相助,共生识等,应非别处。是则应无十二处别。然毘婆沙、作如是说:对法诸师、若观假蕴;彼说极微,一界,一处,一蕴少分。若不观者;彼说极微,即是一界,一处,一蕴。此应于分,假谓有分。如烧少衣,亦说烧衣。

九解 大毗婆沙论七十四卷十页云;问:何故名蕴?蕴是何义?答:聚义是蕴义。合义是蕴义。积义是蕴义。略义是蕴义。若世施设,即蕴施设。若多增语,即蕴增语。聚义是蕴义者:谓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广说乃至若远若近。如是一切、总为一聚,立为色蕴、乃至识蕴。聚义、亦尔。合义是蕴义者:谓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广说乃至若远若近。如是一切、总为一合,立为色蕴、乃至识蕴。合义亦尔。积义是蕴义者:如种种物、总为一积,名杂物蕴。如是诸色、总为一积,立为色蕴、乃至识蕴。积义亦尔。略义是蕴义者:谓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广说乃至若远若近。如是一切、总略一处,立为色蕴、乃至识蕴。略义、亦尔。问:过去未来现在诸色、可略聚耶?答:虽不可略聚其体;而可得略聚其名。乃至识蕴、应知亦尔。问:若尔;无为亦应立蕴;诸无为名、可略聚故?答:诸有为法、有作用故;有略聚义。虽体有时不可略聚者;而略聚其名、立色等蕴。诸无为法、无作用故;无略聚义。虽可略聚其名;而不可立为蕴。若世施设即蕴施设者:谓色蕴可施设有三世;乃至识蕴、亦可施设有三世故。若多增语即蕴增语者:如多财、名财蕴;多谷、名谷蕴;多军、名军蕴。虽多人众、不相叠肩;而同一事,故名为军。如是俱胝那庾多等诸极微色、虽相去远;以相同故,合立色蕴。乃至识蕴、无量刹那、虽相去远,而相同故,合立识蕴。问:若多增语是蕴增语者;为有一极微名色蕴不?有作是说:非一极微可立色蕴。若立色蕴;要多极微。复有说者:一一极微、有蕴相故;亦可各别立为色蕴。若一极微,无色蕴相;众多聚集,亦应非蕴。阿毘达磨诸论师言:若观假蕴;应作是说:一极微是一界一处一蕴少分。若不观假蕴;应作是说:一极微是一界一处一蕴。如人于谷聚上,取一粒谷;他人问言:汝何所取?彼人若观谷聚;应作是答:我于谷聚取一粒谷。若不观谷聚;应作是答:我今聚谷。乃至识蕴一一刹那,问答亦尔。如是已释诸蕴总名。

十解 显扬十四卷四页云:又复蕴者:是积聚义。能善了知是积聚义,名蕴善巧。此积聚义、复有四种。谓多种义,总略义,共有转义,增益损减义。

相关参考

佛教 我异诸蕴住在蕴中什么意思

我异诸蕴住在蕴中瑜伽六十五卷三页云:若计有我异诸蕴者;此所计我,为是无常?为是常耶?若无常者;则所计我,刹那刹那,异起异灭;此处异死,余处异生;异作,异受,斯过自至。又诸异蕴别有一我,若内,若外,若二

佛教 我异诸蕴住在蕴中什么意思

我异诸蕴住在蕴中瑜伽六十五卷三页云:若计有我异诸蕴者;此所计我,为是无常?为是常耶?若无常者;则所计我,刹那刹那,异起异灭;此处异死,余处异生;异作,异受,斯过自至。又诸异蕴别有一我,若内,若外,若二

佛教 我与一切蕴法不相应都无有蕴什么意思

我与一切蕴法不相应都无有蕴瑜伽六十五卷四页云:复次若计有我,一切蕴法不相应故,无有蕴者;此所计我,若无有蕴;便无有色,非身相应,亦非苦乐等受相应,亦非众多种种差别诸想相应,亦非善不善无记思等相应,亦非

佛教 我与一切蕴法不相应都无有蕴什么意思

我与一切蕴法不相应都无有蕴瑜伽六十五卷四页云:复次若计有我,一切蕴法不相应故,无有蕴者;此所计我,若无有蕴;便无有色,非身相应,亦非苦乐等受相应,亦非众多种种差别诸想相应,亦非善不善无记思等相应,亦非

佛教 诸蕴自性什么意思

诸蕴自性显扬五卷五页云:自性者:谓变坏,领纳了置,造作,了别,是诸蕴自性。

佛教 佛教词语蕴什么意思

意思为:积集之义。有色蕴(物质)与心蕴(精神)的分别。

佛教 根边蕴什么意思

梵语mūlāntika-skandha。与「一味蕴」对称。乃小乘经量部之主张。从无始以来相续不绝之微细意识,为有情生死相续之依据。以受、想、行、识四蕴为体,从未尝断绝者,称为一味蕴;若以此一味蕴为根本

佛教 根边蕴什么意思

梵语mūlāntika-skandha。与「一味蕴」对称。乃小乘经量部之主张。从无始以来相续不绝之微细意识,为有情生死相续之依据。以受、想、行、识四蕴为体,从未尝断绝者,称为一味蕴;若以此一味蕴为根本

佛教 诸蕴生起什么意思

诸蕴生起如生支差别中说。

佛教 无学解脱智见蕴什么意思

无学解脱智见蕴大毗婆沙论三十三卷十三页云:云何无学解脱智见蕴?答:尽智、无生智。问:何故此二智、名解脱智见蕴?答:解脱身中,独有此故。最能审法、解脱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