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自摄持威仪住处什么意思
Posted 佛教
篇首语: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自摄持威仪住处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子题:木叉能灭恶、自摄、持、 威仪、住处、戒为功德住处,戒本疏‧释戒经序:「自摄持威仪住处者,此叹木叉能灭恶也。(一﹑释摄持)由斯戒法,能持七支,有过皆塞,名自摄也。身口既摄,光净如珠,顺本所受,故名持也。行善所及,各有宪章,名威仪也。威谓容仪可观;仪谓轨度格物。并由内怀正法,故使器宇超伦也。(二﹑释住处)言住处者,正行由教而成,教是行之所依,故名住处。如经,戒为功德住处也。」行宗记释云:「别释,初科有三,初释自摄。即含法体。塞,犹止也。次释持字,即戒行。三释威仪,即戒相。宪章指律教。行与教合,美德显故。格,正也。器宇,即目形仪。伦,犹群也。」(戒疏记卷三‧一三‧一五)相关参考
为「他摄」之对称。指以戒法专摄身、口、意等三业,使不放逸。又以自己发愿修行之力摄持而证得果位,亦称自摄。此义同于自力,即以自力为体,自摄为用。安乐集卷上(大四七‧一○下):「一切万法皆有自力他力,自摄
为「他摄」之对称。指以戒法专摄身、口、意等三业,使不放逸。又以自己发愿修行之力摄持而证得果位,亦称自摄。此义同于自力,即以自力为体,自摄为用。安乐集卷上(大四七‧一○下):「一切万法皆有自力他力,自摄
为「他摄」之对称。指以戒法专摄身、口、意等三业,使不放逸。又以自己发愿修行之力摄持而证得果位,亦称自摄。此义同于自力,即以自力为体,自摄为用。安乐集卷上(大四七‧一○下):「一切万法皆有自力他力,自摄
(术语)以戒法自摄专三业,使不放逸,谓之自摄。南山戒疏一下曰:「由斯戒法能持七支,有过皆塞名自摄也。」
(术语)以戒法自摄专三业,使不放逸,谓之自摄。南山戒疏一下曰:「由斯戒法能持七支,有过皆塞名自摄也。」
(术语)以戒法自摄专三业,使不放逸,谓之自摄。南山戒疏一下曰:「由斯戒法能持七支,有过皆塞名自摄也。」
(术语)以戒法自摄专三业,使不放逸,谓之自摄。南山戒疏一下曰:「由斯戒法能持七支,有过皆塞名自摄也。」
谓自摄与他摄。一切万法皆有自力、他力、自摄、他摄。以自力而自摄取者为自摄;以他力而为他所摄者为他摄。(参阅「他摄」1545、「自摄」2537)p252
谓自摄与他摄。一切万法皆有自力、他力、自摄、他摄。以自力而自摄取者为自摄;以他力而为他所摄者为他摄。(参阅「他摄」1545、「自摄」2537)p252
(术语)地水火风四大,摄持一切诸法,故曰四界摄持。大日经疏十一曰:「四界摄持谓地水火风界,虽现此身内外依正,然此是心王。安住同于虚空,虚空常不动而含容一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