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行事钞篇聚名报篇第十三什么意思

Posted 行事

篇首语: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行事钞篇聚名报篇第十三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亦名:篇聚名报篇, 子题:篇聚、篇、聚 ,行事钞‧篇聚名报篇:「篇聚名报篇第十三。(一、叙总意)(一﹑位尊所由)出俗五众,所以为世良田者,实由戒体故也。是以智论云,受持禁戒为性,剃发染衣为相。(二﹑违顺得失)今若冰洁其心,玉润其德者,乃能生善种,号曰福田。不然,纵拒,自贻伊戚,便招六聚之辜,报入二八之狱。故五篇明犯,违犯持行自成;七聚彰持,顺持诸犯冥失。(三﹑愚教致损)而新学之徒,率多愚鲁。未识条例,宁辨宪章?随戒昏同雾游,罪报类之观海。致使顺流长逝,贪蜜滴而忘归;为成重业,岂超悟而知反?故毗尼母论云,僧尼毁禁,而受利养,不现在受者,为向地狱故也。(四﹑立篇本意)然则业随心结,报逐心成。必先张因果,广明相号。使持戒佛子观果知因焉。(二、开章释)就中,先明戒护,是违失之宗;后明篇聚名报之相。」资持记释云:「释篇聚篇。篇聚者,摄犯之大科,据断之纲格,辨业轻重,定报浅深。即章品之名,谓罪分局段;是攒集之号,谓犯有条流。出僧祇,出本律,名殊义一,故此双标。……题中,篇聚言通,贯下名报;名报语别,即后二门。名谓教所制刑,报谓因所感果。寻名则识教,观果则知因。此章之来,于是见矣。有本作来报,传之误欤。」(事钞记卷一四‧一‧一四)

相关参考

佛教 波罗夷什么意思

子题:退没、不共住、堕落、堕不如处、断人头、无余、报有三种、生报、后报,行事钞‧篇聚名报篇:「言波罗夷者。(一、僧祇)僧祇,义当极恶。三意释之:一﹑者退没,由犯此戒,道果无分故;二﹑者不共住,非失道而

佛教 戒护什么意思

亦名:犯戒致大罪所以,子题:戒护是生善中最、在心为护身口为戒、得戒护人、如意珠,行事钞‧篇聚名报篇:「所以犯戒果报,罪业极大者,由戒护是生善中最,建立功彊,故使违损,便招重报。明了论,述戒护多种,且略

佛教 三学次第什么意思

子题:戒捉、定缚、慧杀、毗尼者即大乘学、八十部者即尸波罗蜜、由本小教归一佛乘,行事钞‧篇聚名报篇:「故世尊处世,深达物机,凡所施为,必以威仪为主。但由身口所发,事在戒防;三毒勃兴,要由心使。今先以戒捉

佛教 戒与威仪什么意思

行事钞‧篇聚名报篇:「戒与威仪,通别互举。通则戒戒并非威仪,皆名犯戒也。若据别以论,上之三篇,过相麤著,能治名戒也;下四过轻,能治之行,名曰威仪。」,资持记释云:「释戒仪中,初二句总示。通下,别释,先

佛教 业起之源什么意思

亦名:起业之源,行事钞‧篇聚名报篇:「起业要托三毒而生,然毒之所起,我心为本。此义广张,行人须识,如忏法中具明业相。今略述起罪,必约三性而生,受报浅深,并由意业为本。」资持记释云:「前示业本。业无自性

佛教 僧残罪数什么意思

亦名:僧伽胝尸沙部有五十二罪~,子题:戒同、见同、摩那埵、阿浮诃那、胝尸沙三义,行事钞‧篇聚名报篇:「(一、引论文)明了论,解第二僧伽胝尸沙部,有五十二罪。(二、引疏解)(一﹑总标同异)诸部说此罪不同

佛教 无记心犯戒什么意思

行事钞‧篇聚名报篇:「无记心犯者。(一﹑约纵放成业)谓元非摄护,随流任性;意非善恶,汎尔而造。如比丘方坐,高谈虚论,费时损业,纵放身口;或手足损伤草木地土,和僧媒娶,妄用僧物,长衣过限,非时入俗,手触

佛教 偷兰遮前后不定什么意思

行事钞‧篇聚名报篇:「(一,标示不定)然偷兰一聚,罪通正从,体兼轻重;律列七聚六聚,并含偷兰,或在上下,抑有由也。(二,约义别释)(一、约戒仪分)(一﹑正明上下)律中,或次僧残后者,由是戒分所收,罪名

佛教 尼戒五百虚实什么意思

子题:尼有三百四十八戒、尼受戒法略则五百广说八万,行事钞‧篇聚名报篇:「『问:律中,僧列二百五十戒,戒本具之。尼则五百,此言虚实?』答:『两列定数,约指为言。故诸部通言,不必依数。论其戒体,唯一无作;

佛教 不知教者毁伤戒律什么意思

行事钞‧篇聚名报篇:「今时不知教者,多自毁伤,云此戒律所禁止,是声闻之法,于我大乘,弃同粪土。犹如黄叶,木牛木马,诳止小儿;此戒法亦复如是,诳汝声闻子也。」资持记释云:「自毁者,身为佛子,反毁佛教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