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说戒前僧同犯识疑白忏法什么意思

Posted 智人

篇首语:一卷旌收千骑虏,万全身出百重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佛教 说戒前僧同犯识疑白忏法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亦名:识疑同犯白忏后说戒法, 子题:二种智人、白忏、初二两 果故心犯性、三果故心犯遮、四果误心犯遮,含注戒本‧戒经序:「佛言,谓所犯事未忏悔也。有二种智人,有罪能见,见罪能如法忏悔。若欲悔者,当诣清净比丘,说犯名字。如法除已,方得闻戒。乃至于罪有疑,亦如是说。若僧并犯,无人可忏,不问识疑,白忏后说。」(含注戒本卷上‧三‧九),戒本疏‧释戒经序:「(一﹑释未忏)注中犯事未悔者,释成有罪相也。但以无始无明,想倒为本;动念缘境,何得萧然?唯有智人,能见能忏;自余惑重,何由开悟?故律文云,无学果人不故犯戒;三果同凡,未免缘缚。可不思哉!(二﹑释悔法)注列智人以成行悔之法。诣清净者,用显托境明心。说犯名字,识相不虚也。如法除者,明依教起悔,非泛滥也。(三﹑释开白)识疑同犯开白忏者,罪据覆藏,对众陈情,白告悔断,同大忏也。」,行宗记释云:「释注中,初科,前牒示。但下,推释,初叙犯多。上二句示惑,下二句明业。萧然谓清静无系之貌。唯下,明忏少。故下,引圣诫凡。初二两果故心犯性须斯二尼怨逼受乐。三果故心犯遮四果误心犯遮。次悔法中,初通示。诣下,牒释。托境,即所对人。明心者,决所犯罪。开白中,初科,罪据覆藏者,由覆成过,露则无故。同大忏者,不异上篇众法悔故。白文如羯磨;识罪白已即净,疑罪后决重忏;又偷兰已下诸篇皆灭,不开上二。」(戒疏记卷三‧二○‧一七)

相关参考

佛教 说戒前僧同犯疑罪发露白法什么意思

亦名:僧同犯疑罪发露白法、同犯疑罪发露白法、疑罪露法,子题:粥似正食、大重、忏重,随机羯磨‧诸说戒法篇:「僧同犯疑罪发露白法。佛言,若说戒时,一切僧于罪有疑者,应作白言:『大德僧听。此一切僧于罪有疑。

佛教 说戒前请说戒师什么意思

亦名:请说戒师、请诵戒师,子题:僧差说戒、僧差诵律,行事钞‧说戒正仪篇:「(一﹑示制缘)明请说戒师。佛令上座说戒。纵前已别差,终须前请。(二﹑陈请)(维那)应至上座前,具修威仪已,合掌白言:『大德慈悲

佛教 受具戒前不秉羯磨皆不成戒障什么意思

亦名:受具戒前阅律不成戒障、未受具阅律不成戒障,子题:贼住难、贼住同法方成必读羯磨理应非障、偷法、偷形、若但闻戒义应非障、不秉羯磨皆不成难、偷和合、说戒遣未具者恐生轻易不论障戒、障戒、戒障,行事钞‧受

佛教 诸大德我今欲说波罗提木叉什么意思

子题:木叉、说戒前陈单白已是告僧、说戒后文敕听例皆召别,含注戒本‧戒经序:「诸大德,我今欲说波罗提木叉。」(含注戒本卷上‧三‧四),戒本疏‧释戒经序:「初云诸大德下,举宗标示也。(一﹑释诸大德)诸是不

佛教 受具戒前教授师出众问遮难什么意思

亦名:受具戒前问遮难、出众问缘、受具戒出众问缘、教授师出众问遮难、出众问遮难,子题:不问十三难者则不得戒、犯遮难人七佛一时为受亦不得戒、问十三难、受具戒前问十三难、问难事、问十遮、受具戒前问十遮、高胜

佛教 受具戒前教发戒缘什么意思

亦名:教发戒缘、受具戒前开导,子题:增上戒、法界为量并是戒体、众生无边戒亦无边、戒善、大地无边戒亦无边、新受戒人与佛戒齐德、出家僧尼功德善法之聚位尊人天、破戒诸比丘犹胜诸外道、破戒之人远有出期不受戒者

佛教 受具戒前问遮难意什么意思

亦名:问遮难意,羯磨疏‧诸戒受法篇:「初来意者,光师云,夫欲远希玄果,非戒不克。然戒法清虚,乃出道津济;法既精玅,致受非易。论其受也,非身净不克。是以身为受道之器,心为纳法之主;身心圆净,得戒亡言。若

佛教 现前僧物什么意思

僧物之一种。「四方僧物」之对称。乃现前僧能受用者,即由施主施与现前僧众之衣食等生活物质,或已亡比丘之遗物等。摩诃僧祇律卷二十八载,属于现前僧之物有:我施之衣、衣直、物、物直、时药(前食、后食、哆波那食

佛教 现前僧物什么意思

僧物之一种。「四方僧物」之对称。乃现前僧能受用者,即由施主施与现前僧众之衣食等生活物质,或已亡比丘之遗物等。摩诃僧祇律卷二十八载,属于现前僧之物有:我施之衣、衣直、物、物直、时药(前食、后食、哆波那食

佛教 现前僧物什么意思

僧物之一种。「四方僧物」之对称。乃现前僧能受用者,即由施主施与现前僧众之衣食等生活物质,或已亡比丘之遗物等。摩诃僧祇律卷二十八载,属于现前僧之物有:我施之衣、衣直、物、物直、时药(前食、后食、哆波那食